助力打造一流消费环境 静安区政协相关界别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建言
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3年3月,第15届福布斯·静安南京西路论坛发布了《静安区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方案》,作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区,静安区将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创建大局,在核心商圈建设、制度创新与消费促进方面奋力开创新局面。如何围绕建设目标,聚焦优化消费企业准入准营服务、完善消费企业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消费市场供给活力多元、打造全球消费经济展示窗口、提升安全友好舒心消费体验,打造一流消费环境?一年来,静安区政协相关界别深入调研,在今年年初举行的静安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通过大会发言提出建言。
民革界别在题为“扩大需求、激发潜能,深化静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大会发言中认为,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能,壮大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热点,增强市场活力,更好发挥消费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应以需求为抓手、以市场为支撑、以功能为保障,精准把握需求,发掘市场新动力,切实扩大内需,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消费市场新格局。民革界别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供需结合,把握消费新趋势,加大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的研究力度,洞察需求内生秉性,分析消费市场动态,优化消费策略,延伸消费场景,扩展产品需求,布局热门品类,实现“小众破局,大众破圈”;引培组合,孵化市场新势力,多管齐下,拓展项目引进新渠道,多方联动,打造国内自主品牌优选地,构建良好的品牌发展生态;功能融合,释放消费新动能,鼓励消费场景与公共场景的有机融合,促进消费多元化,丰富消费体验感。
民进界别在以“打造世界级数字地标,助力静安‘千亿商圈’建设”为题的大会发言中分析认为,作为上海商圈顶流的南京西路开启了千亿商圈建设,意在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静安力量,但在世界级地标性商圈打造上还存在商圈悦己型消费场景体现不足、商圈吸引力和影响力需进一步加强、商圈缺少大型LED数字户外屏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强数字大屏的硬件建设,点亮“千亿商圈”景观,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消费场景,并创新数字大屏的内容建设,如制作融静安文化底蕴、科技创新成果于一体的系列裸眼3D视频,焕发“商旅文融合”光彩,更好传播静安特色、发展张力、民生幸福。
致公党界别在题为“推动商旅文一体发展,促进消费示范区建设”的大会发言中认为,文化体现着城市的底蕴、品质和软实力,推动商旅文一体在当前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动能上作用巨大,静安应以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多元的时尚文旅业态,进一步丰富文旅消费供给,创新文旅消费场景,立足打造商旅文一体发展,促进消费持续复苏。为此建议:一是以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打造高品质商旅文一体风貌区。紧扣历史文脉特点,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四行仓库、张园、艺术苏河等核心区域,坚持一体化规划设计,提升开发建设和招商引商品质。二是以文旅商景的品牌活动为载体凸显时尚消费。立足活动品牌塑造,增强吸引力、聚合力和人气度,针对多元文化形态,设计极具辨识力的静安文化品牌符号,构建以“静安文化”主品牌带动下旅游、演艺、消费等多个活动子品牌的联动矩阵,推动区域内商旅文景资源融合、活动聚合,放大人气聚集、经济带动、形象展示的作用。三是以年轻人为重点服务对象打造数字文化魅力。针对当下年轻人的文化需求特点,借助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和中国灵石电竞中心,搭建好数字化场景、利用好数字化工具、体验好数字化乐趣,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文化共创、鼓励内容共享、形成群体共鸣、达到和谐共生,提振更强消费态势。四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提升商旅文一体的市场效益。打破商旅文景等行业、部门和资源各自为政,公益和市场各行其道的局限,建立区域国企文化企业和集团,整合文化、休闲、景观等各类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资源,引入企业化运作方式,走市场化发展道路。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运作”,充分挖掘商旅文景商机,盘活各类资源,加大激励创新力度,推动具有商业承载功能的公共文化向大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促进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不断推上新高度,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