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光照亮特殊儿童成长路 奉贤区政协30余名“明日委员”聚焦特殊儿童成长就业主题开展沙龙活动
区政协秘书长黄军华对“明日委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特殊儿童是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要抓牢教育基础,因人施教、挖掘潜能、培养特长;要弘扬爱心文化,营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要拓展就业渠道,助力特殊群体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融入。同时,他寄语“明日委员”,要始终坚守自信、牢记责任,努力成为洞察社会的有心人、躬身实践的行动者、勤学善思的追光者。
对于如何帮扶特殊儿童群体,“明日委员”不仅有话要说,还说得相当专业。奉浦中学的杜迦南同学提出,既要情感帮扶,也要重视生活帮扶,用“我陪你”代替“我帮你”。“可以开展‘小搭档’活动,强化日常同学间的互帮互助;还可以邀请特殊人员进校分享励志故事,强化特殊儿童心灵关爱。”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的黄庄帏同学则从“校企社”联动角度,建议打造手工艺、烘焙等定制化实践型技能培训平台,并组建“爱心导师”志愿团队,提供全周期陪伴,融入AI技术辅助特教工作。
消除偏见、融入社会,是大家对特殊儿童成长之路的美好愿景。思虑周全的“明日委员”们,自然也提出不少相关建言。汇贤中学的滕莘泽同学认为,应设立校园“特别科普角”,消除对特殊群体的误解;定期举办读书会、手工沙龙等活动,义卖特殊群体的作品;创建爱心摊位,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奉贤曙光中学的池展言同学建议,在奉贤中专特教班动态增设更多实用性强、就业导向明确的对口专业,破除偏见与标签化,支持特殊群体承担与普通人同等价值的工作。景秀高中的童炜宸同学则提到了体系建设。他说,要开展多方协作的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等,营造“尊重包容、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整合教育资源,将职业启蒙纳入特殊学校课程,联动企业打造实训基地,构建“教育—实训—就业”闭环体系。
此次活动还为参与的同学颁发了“明日委员”证书。会前,“明日委员”参观了奉浦街道慈善超市宅咖车喜、苔花手作坊及奉浦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委员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