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Z世代”点亮一所百年名校 黄浦区政协推动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结出硕果
光明中学以“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为主题,举行开学典礼
编者按:在上海,三级政协委员依托政协委员工作站、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系点,围绕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深入开展协商议事,助力民生难题解决、社会矛盾化解、基层治理提质,成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亮丽风景线。本报今起推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海政协案例”专题系列报道,展现各区政协履职为民的担当作为。
一群16岁的高中生,用“青春版”建言点亮了一所百年名校。
通过黄浦区政协“助攻”,由光明中学学生和政协委员共同完成的“点亮光明”的提案,在一年内就落实了。从2024年9月21日起,夜幕下的光明中学告别漆黑一片,成为环人民广场夜景的最后一块拼图。梦想成真的光明学子,切身体会到了“协商民主让校园更美好。”
今年2月25日,黄浦区政协赴光明中学调研“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工作。“点亮光明”的成就,激励着更多光明学子不负青春韶华、奔赴星辰大海,续写“点亮光明”的新篇章。
“金点子”结出“金果实”
在淮海路和西藏路交叉口,有一幢红墙白边的老房子,它就是光明中学的主教学楼。
2023年9月19日,教学楼迎来百岁生日。学生们通过纪录片和图片展,了解了教学楼的过去,也对这幢楼有了更深的情感。他们说,在楼里上课,感觉很自豪。
正是这份情感,孕育了“点亮光明”的提案。
近年来,上海市中心城区实施景观灯光改造升级。每当夜幕降临,人民广场周边各个标志性建筑纷纷亮灯。然而,这幅夜景图中有个刺眼的“黑点”——由于缺乏照明设施,光明中学教学楼黯淡无光,与周边夜景很不相称。
2023年9月开学后,光明中学高一(8)班学生姚屹麟看到了这一幕。“一次放学晚,天黑了,我们发现学校很暗,但旁边的商场很亮,这种反差让我们很失落。”他说。
学生们萌生了“点亮光明”的念头。在高一(8)班思政课上,大家展开头脑风暴。姚屹璘提出,将光明中学教学楼纳入人民广场周边景观灯光改造工程,大家很赞同。
“好个‘金点子’!”学生们“点亮光明”的建议,让思政课教师赵程斌很振奋。他鼓励学生们开展社会调查、形成文字报告,让“金点子”结出“金果实”。他还建议,学生们去请教光明中学校长,同时也是黄浦区政协委员的朱晓薇。
“随时欢迎同学们来访,在光明中学,校长办公室的门一直是敞开的。”——这是朱晓薇刚上任时的承诺。此言一出,便有学生跑来“核实”。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句空话。
“这样吧,你们在政协委员的指导下,写一件‘点亮光明’的模拟提案。”朱晓薇给高一(8)班的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她请了几位政协委员做“辅导员”,教学生写提案。
光明中学协商民主的底蕴,政协委员的赋能,让这件“青春版”提案迎来梦幻开局。
集萃“大小委员”智慧
2023年10月26日,光明中学高一(8)班组建了“点亮光明”项目团队,成员从最初的3个人,扩展到全班同学。
两个月内,学生们跑遍了人民广场周边区域,实地考察了全市17所学校,形成了“关于将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光明中学教学楼纳入人民广场周边景观灯光升级改造工程范围的提案”,并配上学生设计的景观灯光效果图,作为提案附件。
通过黄浦区政协牵线,今年1月4日,光明中学举办提案策划会,邀请市、区政协委员为这件提案出谋划策。当天上午,市政协专题通报会一结束,市政协委员王美华就乘地铁直奔光明中学。担心迟到的她,还早到了15分钟。
那天,姚屹璘和盛子涵代表团队全体成员,介绍提案的来龙去脉,展示大家的调研成果。因为是第一次和委员面对面,刚开始时,两人有点紧张,但说着说着就不紧张了。随着会场显示屏上出现一幅学生手绘的“点亮光明”效果图,姚屹璘提高音量说:“同学们盼望着光明中学不要再淹没在夜色中,而是成为人民广场夜景的最后一块拼图!”
“又能写,又能拍,又能画,又能说,真是后浪可畏!”来自建筑行业的王美华在为学生点赞的同时,给出了“灯光宜柔和不宜张扬”“融入更多学校历史文化元素”等建议。事先咨询了灯光秀行业大咖的市政协委员黄海清跟学生们分享了“取经”成果,从事文物保护的黄浦区政协委员施泳峰补充了历史建筑改造注意事项的建议。
那天,为了给学生打气,赵程斌特地穿了件红色夹克来开会。虽然表面上很淡定,但他心里也为这些“小委员”捏了把汗。结果,学生们的发挥,比他现象中还要好。“和政协委员、政协领导交流时,他们是这么从容、自信、稳健,我真为他们感到自豪!”
2024年1月9日,光明中学学生苏桐、许得宁作为市民代表,来到白玉兰剧场,旁听黄浦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让她们激动的是,就在本次会议上,光明学子与政协委员共同撰写的“点亮光明”的提案正式提交,并被列为区政协2024年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
在第一时间和老师、同学、家人分享好消息的同时,法语班的许得宁有了新的计划:如果将来有机会去法国留学,她一定会向外国朋友分享这段经历,讲好这个中国故事。
赴“光明顶”策划“光明”
2024年3月8日,在黄浦区政府召开的委员提案专题沟通会上,施泳峰讲述了“点亮光明”提案背后的故事:一名高一新生抛出的问题,引发全班同学的讨论,继而市、区政协委员携手学生提出提案,此举不仅是为了“点亮”校园,也是让学生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与会的区领导和相关部门被学生们的巧思妙想与主人翁精神打动。会议明确:各承办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意见建议落地落实。
同年4月8日,各提案办理单位齐聚光明中学,给学生们带来好消息:光明中学教学楼的灯光改造工程将纳入人民广场景观照明项目,于年内实施,并邀请学生参与项目实施环节。
十多天后,光明中学师生受邀前往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参加“点亮光明”提案办理推进会暨景观照明知识分享学习会。
被称为“光明顶”的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在金陵东路2号光明金融大厦31楼,这里设有外滩景观灯光的总控制台。
姚屹璘记得,那天上海细雨蒙蒙,黄浦江上雾气弥漫。傍晚时分雨停了,他和同学一起按下“光明顶”的控制器,只见金色光影从西向东沿江一路蜿蜒,刹那间照亮了外滩万国建筑群。那一刻,他们感到一股温暖的力量瞬间流遍全身。
邀请学生们前往“光明顶”的,是这里的“掌门人”陶震。他希望,学生们在这里体验点亮城市的幸福感,为点亮“光明”群策群力。当天在活动现场,同济大学建筑照明专家和法国光影艺术团队介绍了光明中学照明设计方案及光影秀计划方案。在互动中,学生们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光影中,讲好光明中学的故事。
随着光明中学“亮灯”被纳入9月的上海国际光影节活动中,光明中学师生也受邀参加了项目设计。暑假期间,通过政协委员牵线搭桥,学生们参加“点亮光明、照见梦想”科技艺术研学营,学习用科技手段创作光影艺术作品。
参加研学营的,有一位叫庄辰的女生,对光影技术很感兴趣的她,那天也在“光明顶”上按下了控制器。“我很好奇人工智能技术能为点亮‘光明’做些什么。”她说。在研学营中,他们依托前沿技术,将脑海中的构想创意通过电子画笔呈现,并最终融入了创意声光展演。
围绕建筑保护、场景布置,学生们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对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黄浦区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考虑了师生们的观感。比如,使用柔和的灯光,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确保改造工程不改变建筑的主要立面,确保改造效果和街区风貌和谐统一……这些举措,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人民民主的真谛。
百年教学楼首次亮灯
在9月的光明中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朱晓薇介绍了20天后举办的亮灯仪式,让高一新生们很激动。高二学长学姐们“点亮”教学楼的成就,让高一新生们很振奋。
9月21日晚上,许多淮海路、西藏路上的行人,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幕。
教学楼外墙化身巨大幕布,灿烂星河流淌,紫色蓝色鲜花绽放,金色瀑布倾泻而出,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奔跑跳跃……在凉爽的秋风中,作为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分会场中心的光明中学校园,通过一场名为“光之梦”的光影剧诗,首次正式亮灯。
同时,“点亮版”教学楼揭开面纱。在暖黄色的灯光映衬下,这栋红墙白边、融汇了中西风格的百年优秀历史建筑,宛如一座夜幕下的童话城堡,如梦似幻。
那一刻起,夜幕下的光明中学,告别漆黑一片。那一晚,学生们或和演员们一起,在教学楼内载歌载舞,或在操场上欢呼雀跃。
“将来写《光明中学回忆录》,就这么开头!”已是高二学姐的庄辰说。“母校的灯光秀太美了!”“‘光明’被赋予新的光明!”“点亮”直播互动平台上,校友们纷纷点赞。
那一晚,王美华、黄海清、施泳峰早早来到现场。他们用手机“拍拍拍”,定格美好瞬间。“作为‘点亮光明’的参与者、见证者,我为这群‘Z世代’感到骄傲!”王美华说。
2025年寒假,光明中学法语班学生前往法国,开展研学活动。学生们带去了“点亮光明”的视频,用法语向法国师生讲述“点亮光明”的故事。
“对方很惊讶,说没想到这件事是高中生做成的。在他们那边,这种事通常是学校出面做的。”光明中学法语班学生陈苏香说。每到一处便发出中国声音的光明学子,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故事从黄浦江畔传播到塞纳河边,让外国小伙伴了解了中国的制度和文化。
“点亮光明”还有续集
“点亮光明”的当晚,施泳峰在现场有感而发:“这件有回声的‘青春版’提案,不仅点亮了校园,还点亮了学生‘参政议政’的热情。”
今年2月17日,光明中学以“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为主题举行开学典礼,光明中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揭牌。在黄浦区,这是首个设在校园内的政协实践点。
当天,黄浦区政协主席陈志奇为学生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他希望,学生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今后,在委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把更多的“金点子”转化为“模拟提案”,并有机会转化为真正的政协提案。在委员带领下,学生们还可以参加提案办理、委员协商活动、视察活动,将自己的建议融入政协调研成果。
据了解,继“点亮光明”之后,今年“小委员”们有机会点亮更多的上海建筑。
蛇年春节后,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主动联系黄浦区政协,希望今后在亮化工程上得到更多的政协助力。
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计划依托光明中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让委员带领学生围绕灯光秀开展调研,并参与灯光秀的设计。学生的佳作,有望通过投影等方式,在黄浦区的地标性建筑上展示。
除了赋能“点亮光明”外,近年来,黄浦区政协面向全区中小学,引导青少年有序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活动,在青少年中传播协商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协商意识。聚焦“青少年视力保护”,政协委员携手蓬莱路第二小学学生调研;围绕“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政协委员带领敬业初级中学学生进入社区考察;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政协委员与卢湾高级中学学生共同撰写提案……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区政协将持续开展“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协商民主的种子。
“点亮光明”未完待续。在政协舞台上,将有更多“青春版建言”闪亮登场,“Z世代”的有为少年们,将在制度自信中展现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