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治理水平 彰显制度优势——浦东新区政协“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民主评议监督工作纪实
阅读提示
2025年,浦东新区政协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列为专项民主评议监督事项。各街镇(园区)政协委员工作站广泛邀请入站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代表、幸福观察员等,共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上海2035”总体规划中明确,“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在市民15分钟慢行范围内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及就业创业等服务功能,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是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浦东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社会民生重点项目。
2025年,区政协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列为专项民主评议监督事项。各街镇(园区)政协委员工作站广泛邀请入站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代表、幸福观察员等,共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以特色项目为牵引 助力区域发展
充分发挥街镇在空间统筹和实施统筹的平台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区级、社区级、居村级”三级网络体系,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
花木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推出了“水岸‘金名片’,发展‘新引擎’——花木段世博水环IP打造政企共商行动”。调研队伍脚步丈量滨水空间,实地查看河道现状,听取花木段水环建设情况及宏慧音悦湾290米滨水空间的改造规划。世博水环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在座谈中详细解读“温度之环、烟火之环、文化之环、生态之环、智慧之环”五大发展策略;花木街道介绍了龙阳绿地全龄运动公园、绿野森林口袋公园等工程推进情况。委员们建议注重IP形象塑造,发展水上运动,打造市内唯一可游泳河道,推动水岸联动和商业、文旅、展览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水环景观;社区居民代表们从自身生活需求出发,希望在水环建设过程中增加更多便民设施;红领巾观察员从儿童的视角为世博水环打造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区有关部门现场作了回应。与会人员表示:“这种‘开门做规划’的模式,才让水环真正有了民生温度。”
潍坊新村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入站政协委员们实地参观了集红十字服务、为老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阵地,直观感受资源融合与功能集成的建设成果,深入了解辖区主要公园绿地的现状及改造规划。向城路附近的“星想园”口袋公园经过改造后,从“植物单一、设施陈旧”变身“四季有景”的色彩花园,还有委员认领了部分绿地的养护责任。座谈中委员们从“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三个维度建言提出,推动企业与街道资源联动,优化社区标识与多语言服务;通过金融扶持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周转问题;支持养老服务运营商与科技产品,推出“暂住式养老”等建设性意见,进一步营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浓厚氛围。
祝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三级政协委员前往上海东站指挥部、百熙幼儿园、天和广场、祝桥社区开展现场走访,从交通设施、教育、社区商业等方面深入了解了祝桥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与阵地特色亮点工作。委员们建议镇级层面要通过编制专项规划,优化城镇形态与商业业态,适配年轻群体需求;基于多元人口结构特征,构建“分层分类、需求导向”的个性化教育服务体系;以质量、共性、时效为核心,通过服务品质升级增强社区黏性,激活空间效能。
关注“医养” 聚焦全龄友好社区打造
“医疗、养老”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此次民主评议监督的焦点。
北蔡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政协委员们先后实地走访调研了莲园社区长者食堂和北蔡华绣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了解了机构在医疗服务、健康饮食、文化娱乐、日间照护等方面的功能。有委员建议持续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形成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一批就业岗位。还有委员对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中小幼延时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合庆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的民主评议监督中,有委员从宏观发展与资源整合角度提出加强长三角区域交流合作,组织泰州等地到本区域开展养老、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互访学习,优化养老服务模式,推动联动发展提升;推动农商行“新家园”公益品牌与养老社区联动,整合老年大学、沪剧资源等开展适老化服务等。
还有委员关注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在新场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的监督活动中,有委员提出立足原住民、新居民、游客等不同群体需求,强化规划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将人口结构变迁作为城镇规划核心指标,重点优化养老、教育等设施布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转化建言成果,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归属感。
针对新老小区差异、服务供给精准度等问题,唐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委员们建议强化规划引领,通过科学统筹打破资源壁垒,推动区域内各类服务资源高效共享;提升服务质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丰富协同服务内容,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充分发扬民主,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提升知晓度使用率
让百姓参与 让百姓满意
酒香也须勤吆喝,深藏不露难成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群众对新建公共空间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曹路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的民主评议监督活动中,有委员建议梳理形成“15分钟生活圈服务地图”串联起家门口的“衣食住行医养娱”,同时提高百姓参与度、满意度。也有政协委员在祝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民主评议监督活动时提出,结合镇域内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开发运用民生服务数字化小程序,通过数据互联提升信息时效性和服务内容知晓率。有政协委员在川沙新镇政协委员工作站活动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推出更多符合不同年龄层人群需求的服务。
宣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的评议监督活动中,有委员直言要把“群众要什么”作为建设的第一信号,注重动态更新需求清单,随着社区人口结构变化、生活方式升级,及时调整服务供给方向,让“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在持续迭代中真正融入日常、温暖常伴。还有委员提出目前社区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部分居民仍对相关服务内容不太了解,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确保更多的居民能够了解并主动使用各项设施和服务,切实提高使用率,更好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临港新片区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政协委员们调研了临港新片区消防体验中心、宜浩欧景社区服务中心。有委员提出将临港新片区消防体验中心等优质民生项目打造成为学生实践基地,让区域内的大学生、中小学生参观体验。有委员提议最大化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建议在寒、暑假为全年龄段居民开放老年大学、日托养老中心等,通过学习借鉴优质的市场化运营经验,建立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服务运维模式。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区政协将携手区政府相关部门及各街镇,强化评议监督成果转化,持续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质增效,让浦东居民便捷享受舒适生活、优质服务与高品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