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市政协十三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建言选萃
培育“三新” 走出守正创新之路
肖堃涛 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主任
根据市政协2020年度协商和民主监督计划,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牵头筹备了“推进文旅融合,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并围绕这一议题开展了重点课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场主体和市民游客的意见建议。近年来,上海相继出台了“文创50条”“旅游30条”等政策措施,市场主体的参与面逐渐扩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旅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文旅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出现了一批市场认可、质量较高的文旅精品。但文旅融合仍有一些问题和瓶颈亟须突破。
上海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一是统筹协调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各类资源分布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文旅开发虽有成效,但缺少整体的统筹规划,仅靠单一部门协调难度较大,不利形成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市场准入的程度需进一步放开。部分市场存在准入门槛高、办理程序多、交易成本高、政策不透明等问题,社会资本在参与赛事活动举办、民宿开办、夜间经济等新兴领域往往望而却步。三是评估体系的精度需进一步提升。游客人次、消费结构、满意度评价、产业带动、社会效益等数据指标体系尚不完善,影响政策调整的科学性。例如,有关部门目前对入境游客留沪旅游的实际人次仍缺乏准确统计手段。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要素支撑有待加强
一是文旅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小微企业是文旅行业的发展基础,却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且获取专项资金扶持的渠道有限,导致发展不温不火,市场活跃度较难提升。二是文旅融合的专业人才较为短缺。文化创意、文艺创作、文化装备、老房修缮等文旅领域人才稀缺,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的培育、引进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行业协会的功能发挥较为缺失。文旅融合行业协会尚未组建,未起到有效的引导协调作用,行业协会功能缺位。四是文旅融合的市场活力较为欠缺。产品形态、创意内容、技术运作模式跟不上主力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难以适应打卡小众地、个性化主题游等消费新趋势。
三、文旅融合发展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红色旅游仅以展览观光为主,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旗袍、弄堂、沪剧、沪语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缺乏标杆旅游载体,海派文化的亲近感和代入感难以形成;水乡古镇长期存在同质化问题,过度的商业化导致文化吸引力逐渐下降。调研显示,66%的政协委员和61%的居民认为产品的文化吸引力不足。二是文旅品牌的特色不够鲜明。与世界知名国际城市相比,上海文旅品牌的整体形象模糊,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IP,重点发力缺少抓手。调研显示,政协委员中99%认为文旅融合是上海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69%提出上海需要增强产业意识。三是开发推广的模式不够高效。宣传推广模式跟不上流量为王的新媒体发展趋势。演艺大世界、静安戏剧谷等文化品牌市场知晓度亟待提升,优秀文化剧目缺少与旅游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四是文旅服务的体验不够友好。公共文化场所的文化体验性不强,文化内涵建设亟须加强。文旅设施人文关怀不够,智慧引导、便捷服务等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入境游客的服务配套不到位,语言、通讯、金融服务等焦虑亟待解决。
加快推进上海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推进文旅融合,要坚持“立足上海,依托长三角,服务全国,走向国际化”战略导向,走出文旅融合守正创新之路。
一、强化统筹协调,培育文旅融合新生态
一是优化规划引领机制。以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文旅融合为目标,成立市主要领导挂帅的文旅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机构。强化全市“一盘棋”发展理念,打破边界壁垒,高效规划、统筹、协调全市资源,扩大文旅发展战略纵深,科学布局发展集聚区和示范区,构建城乡互动、水陆互联、政企互通、主客互补的文旅融合大格局。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壁垒,引导资金、人才、技术向优势区域集聚。在发展入境游项目中大量引入外资参与,重点吸引海外智力,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旅产品。进一步降低电竞、民宿、民间赛事、夜间经济等新兴领域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三是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与电信、银联系统及文旅企业合作,推进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有关统计标准,厘清文旅融合产业的主体和内容,研究制订符合上海特点的文旅融合指标体系,为科学决策和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支撑。
二、强化要素支撑,培育文旅融合新动能
一是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引领作用,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拓展能力强的文旅融合市场主体。引导成立“智库型、服务型、协同型”的文旅融合行业协会,推动文旅行业标准制定和产业咨询服务。二是提升金融支持的效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融资平台,引导企业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构建多元投资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资源整合,降低融资难度。创设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基金,鼓励、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扩大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功能,升级打造文旅融合产权交易平台,集聚优秀企业和精品创意。三是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制定专门的培养规划,加强文化创意、文艺创作、文化装备、老房修缮等领域人才培养,拓宽专业发展通道。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制定文旅领域高端人才的特殊引进政策。优化激励分配机制,鼓励文旅事业单位和个人创新创造。
三、强化创新引领,培育文旅融合新品牌
一是提升文旅产品的独特性、稀缺性。抓住“建党100周年”契机,加快建设“红色一平方公里”风貌区,着力打造一批建党主题文旅精品。加强外滩、石库门、旗袍等文创IP的开发运营,提升“一江一河”、历史街区等海派文化辨识度。加强古镇水乡及生态岛的文化升级,创造“最江南”的近郊文旅休闲业态。深度挖掘“上海制造”、科创中心、医学中心、赛事之都等特色资源优势,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转化形成资源和文化合力。二是提升文旅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力。依托进博会、迪士尼等国际重点项目,借助国内外新媒体,推广世界级品牌形象,打好城市国际营销组合拳。加强与驴妈妈、携程、飞猪等OTA平台合作,构建全球交互的智慧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文旅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反馈。三是提升文旅服务的友好度、满意度。打造国际化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文化云”“游上海”“一卡通”等各类服务平台功能,建设“全程目的地”引导系统,提升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服务能级。注重公共空间的文化休闲品质提升,打造精品驻场演出,结合5G、VR等科技手段,优化旅游休闲互动体验。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是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构筑新时代发展战略优势、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必然选择。6月17日,市政协十三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上,15位政协委员以现场或书面发言形式,围绕“推进文旅融合,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言献策,推动文旅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助推文创产业发展
赵丽佳 市政协常委,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经佳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上海文创产业发展走势良好,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条件支持,共同推动了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文创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虽然有多重政策利好,但根据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文创产业还存在着文创产业研究人才滞后于社会发展、文创产业缺乏基础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产业发展陷入低层次等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加快文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落户指标上实施包干,由企业自主分配人才落户名额,增加企业在人才落户上的话语权。对文创人才进行整体性开发,加大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同时,要完善以政府奖励为主、以用人单位激励和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人才奖励培养体系。
二、加快文创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地方法律法规的政策体系。出台相应的产业保护条例,以《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法律依据,增设权利人的实施权益,即作为创意的持有者表达和实施创意的合法权益,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实施侵犯。文创产业知识产权实施权益应以政策制度为导向、职能服务为渠道、市场环境为背景、法律规范为手段,加强与财政税收、科技创新、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通过税收优惠、项目基金等政策进行扶持。
三、加速文创产业集群,促进文创产业升级。品牌在企业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在未来文创产业集群项目中,不仅要整体规划,还要积极挖掘区域性、本土性文化中的特色,充分发挥文化的想象力、创造力,塑造成文创产业的旗帜和核心品牌。其次,推进产业园高效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促进各企业间能够及时获得利益信息,使得产业内秩序得到认可,文创产业集群更稳定。最后,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优化集群内部的资源分配,成本节约,提高生产效率,以解决文创企业的后顾之忧。
做实“加减乘除”赋能旅游城市建设
滕俊杰 市政协常委、文化艺术界召集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
我认为,上海要实现成为令人向往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有一道“加减乘除混合题”须加紧做实做好,建议如下:
一、加:加强内容升级再造,加速提档上海“新十大旅游特色模块”破圈、跃层。上海虽然贵为中国第一国际游客入境地,但上午抵沪、下午在外滩拍照留影,傍晚已在杭州、苏州用餐的数量日渐上升。为此,高度正视现实,并以“远见超越未见”的前瞻意识规划、实施更硬核的“新十大旅游模块”内容,强力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我绝”的上海旅游新特色已刻不容缓!这十个新模块拟是:
百年辉煌红色游;四季花开生态游;江河湖港深度游;锈带秀带对比游;名品名家文博游;小桥人家古镇游;景观文体月月游;大型观演夜夜游;绝佳味美舌尖游;品质购物天堂游。
二、减:减税返利算大账,激活要素与动力。旅游税收既要算个账,也要算整座城市的大账。既要看旅游行业、企业、项目的投入产出,更要看它带给上海整座城市贡献的大小。要鼓励他们把游客吸引到上海,更要用精彩的内容让客人留在上海、住在上海,时间和空间线成倍拉长后,游客对上海的认知及各类实质性消费将呈几何式增长,其叠加效应将大大超出“超级中转站”的“过路费”。由此,应在税收上采取进一步“阶梯式”的激励手段。特别是在今年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下,更要在减税、返利上加大力度,包括银行无障碍贷款,2019年部分流转税返还,2020年中小微旅游企业增值税全免等,以解决要素和动能不足。
三、乘:1×16,变600平方公里为6000平方公里新格局。长年以来,上海旅游主要局限于中心城区600平方公里,少有纵深感。其实,当我们“看脚下,更看天下”时,就会发现潜力很大。1×16:即原先的市中心×16个区,将传统的600平方公里旅游扩容至全上海6000平方公里,形成真正意义上海全流域旅游的大格局。上海各区都有自己的旅游长处,只是目前对国际游客而言,必看内容不多,特色显现不明,故事讲解不透,配套设施不足,造成了边缘化地位。
为此,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在全市“一张图”的科学规划、布局下,上海的16个区都要从原来的“后卫、中卫变成前锋”,像抓招商引资一样花大力气真抓实抓高品质旅游这一“无烟工业”,以“差异化竞争,各自精彩”为目标,这是当下上海必须出手的一次亮剑。
四、除:除陋习和污染,文明洁净真口碑。
旅游除了以“内容为王”之外,公共卫生和环境文明是带有根本意义的同义词。应该说,上海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是,对标高要求和科学规范,还要继续努力。特别是这次新冠病毒肆虐之后,进一步提高城市卫生公共文明意识和水平成了紧迫要务。如全面实行“公筷公勺”一例,上海若在这方面像“室内公共场所一律不准吸烟”一样迅速率先严格立法、旗帜鲜明地全方位执行,其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软实力”将上新台阶。
加大推进力度让上海红色旅游更加红火
周蔚中 市政协常委、文史资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近年来,上海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日渐红火,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还是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抓住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大好时机,加大力度、加强措施,让上海红色旅游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迎接和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用足红色资源。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发生在上海,红色资源十分丰厚。据最新调查统计,全市共有红色革命纪念地1000多处。这些红色资源都是上海极为宝贵的资源,要继续按照“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掘、保护和利用,并充分发挥其在红色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条件加以推进,既体现历史原貌,又方便红色旅游。
二、用好历史故事。用好历史故事是当今开展红色旅游、用足红色资源的关键一招和有效之举。有内容、有情感、有细节的故事,是最直接、最具象、最近距离见人、见事、见精神的载体。建议在红色场馆的现场讲解中改变那些生硬介绍、生硬灌输的做法,而更多地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广大参观游览者在听了故事后能真正产生共鸣、激发认同。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对红色旅游相关人员特别是讲解员、导游的分级、分类、分期培训,并继续办好“红色故事大赛”“红色旅游讲解员大赛”等,着力提高他们讲好历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用活文艺作品。建议抓住文旅融合优势,在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中更多用活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力、传播力,以切实提高红色旅游的品质、提升红色旅游的形象。一方面,一些红色场馆除了充分利用AR、VR、AI等技术丰富展陈形式、展陈手段外,还要联合有关文艺团体等创作并演出情景小品、环境戏剧等,比如最近龙华烈士纪念馆推出全国首个无剧场话剧《那年桃花》,以增强参观游览者的现场感、体验感;另一方面,还拟创作更多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等让人耳目一新的文艺作品,并将观看其演出纳入本市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
强化战略软设计提高旅游供给质量
王慧敏 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主任
文化和旅游是后工业时代全球一流城市的核心功能,入境旅游则是衡量世界著名大都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水平的关键指标,根据《2019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报告》,巴黎、伦敦、纽约、东京等均跻身前10,上海则未能进入前20名。目前,入境游客在沪平均逗留时间仅为伦敦的1/2,差距的背后是旅游有效供给的不足,存在三方面结构性的不平衡:一是量与质的不平衡;二是快与慢的不平衡;三是硬与软的不平衡。从优化旅游供给侧结构考虑,建议强化“四个一”的战略软设计。
一、一个目的地整体品牌。旅游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目的地品牌竞争,要跳出景点景区的小旅游,强化对“大上海旅游产品”的设计,让“上海”本身成为最具魅力的旅游吸引地和旅游优质供给的源泉;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为城市集聚客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消费流的战略功能,尤其在当下,要充分发挥文旅拉内需、促就业、促开放、展形象,推动内外两个大循环融合的综合抓手功能;文旅部门要主动出击,强化目的地品牌“首席创意官”的角色定位,不求所有,只求所在,跳出“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做各行各业资源的集成者、整合者,做上海“四大品牌”的服务者、推广者。
二、一个江南水体文化旅游带。强化有历史厚度、文化深度、空间广度的旅游带供给设计,打通上海“一江一河”与长三角“江湖河海”水系,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准、岸上岸下互动的江南水体文化旅游带,推动旅游产品从快向慢,从点状向带状,从陆地向水上,从上海向长三角的转型;强化适应不同水体的游艇、游船、游轮、帆船等休闲度假产品与岸上景点景区的组合设计,让游船本身成为文化符号载体,成为江南文化展示体验空间,成为流动的历史文化景观,成为让客人留下来的理由。
三、一个具象化的旅游形象。强化用国际语言讲好上海故事的软设计,借鉴纽约大苹果、日本樱花、伦敦万花筒等经验,用足用好上海市标中的白玉兰这个具象化的城市符号资源。上海市花白玉兰,她先花后叶,象征上海敢为人先,她朵朵向上,象征上海奋发向上,“一花胜千言”,是传播上海城市精神、展示品牌形象的美丽载体。同时,聘请各行各业的白玉兰奖获得者,担任上海旅游形象推广大使,开启口碑式营销新路径。
四、一个主客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目前,上海散客比例超过80%,要强化旅游服务融入城市公共服务大体系的设计;支持旅游一卡通、一码通等产品的创新升级,拓展全程全域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功能,成为游客省心舒心暖心贴心放心的智能型“随身旅游保姆”。
讲好上海故事打造核心旅游景点
马驰 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拥有众多享誉中外的江南水乡,水乡文化是长三角文旅产品的重要看点和卖点。文旅结合是振兴乡村建设、提升旅游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上海郊区一些古镇老街,不仅历史风貌大致依旧,要将其打造成核心旅游景点,关键是要讲好上海故事。为此建议:
一、要让“文化人了解旅游,让旅游人了解文化”。文旅相关部门人员需增进彼此行业的了解,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让了解文化的人也懂旅游,懂旅游的人理解景点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保护好景区独有的文化命脉,古镇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是在大都市难觅的古风古韵,因此,古镇要保护这种特色,与都市人文风情、世俗生活保持永久的差异性,来吸引城市旅游者。除深挖古镇的文化内涵,打造独一无二的精品旅游产品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故事的精品旅游项目。
二、用文化(生动的故事)包装提升旅游产品。现有的景区中,真正会讲故事的导游、讲解员并不多,建议通过文旅融合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在提升导游、讲解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业的文化内涵,讲好上海故事。
三、成片保护,协同开发。长三角道路纵横,水网密集,各古镇彼此距离都不远,这为长三角协同开发提供了便利。在“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保护理念下,对古镇进行成片的保护性开发,以保存其古镇的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生活气息等,吸引游客来此欣赏原真建筑艺术、追忆沧桑往事、品味历史生活。
四、扩大古镇产业链,打造水乡古镇旅游经济圈。水乡古镇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发展旅游,更要扩大古镇产业链,构建古镇旅游经济圈。产业与古镇旅游功能的嫁接,不仅能增加古镇的财政收入,而且可以增强古镇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增加古镇的就业率。产业可以扩散在古镇所辖的农村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融入其中,这对统筹镇村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建设和发展更多“亦文亦旅”企业
童世骏 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本就肩负重任的三大经济动力之一——消费显得更加重要了。如何在加大力度用消费拉动经济的同时,既尽可能避免因为增加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更重负担,也尽可能避免因为鼓励消费主义甚至助长奢靡之风而造成对人文环境的更大破坏,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想办法妥善解决。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案,是以有效方式促进文旅融合。包括三层意思:
一、对“文旅”中的“文”,做恰当理解。对“文”的最简单理解,是“文娱”,我觉得很有必要把“文旅融合”之“文”从“文娱”之“文”,升格为“文体”之“文”,尤其是升格为“文教”之“文”。在谈论“文旅融合”时,教育的三方面定位都特别重要,应该在考虑文旅融合的时候,把在满足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的文化需要方面那么重要的教育事业,把学生们主要在本地的课外活动和主要在外地的研学旅行,把家庭长辈们参与孩子们入学和毕业、开学和放假的种种活动,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
二、对“文旅”中的“旅”,做恰当理解。最典型的“旅”是“异国之旅”,但相比全球的“异国之旅”,国内旅游的“异地之旅”,在疫情之后,显然会比疫情之前更加重要。除了“异国之旅”和“异地之旅”之外,还有必要强调第三种旅游,即本地居民闲暇时间换换心境的旅游活动或准旅游活动,姑且称之为“异境之旅”。新冠肺炎疫情如果像许多专家预测那样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会彻底消除威胁,就很有必要格外重视开发和提升不依赖较大人群之流动和聚集的那些旅游项目,提供更多文化内涵精致、目标人群细分的本地“异境旅游”场所和“异境旅游”服务。
三、对文旅融合的“融合”,做恰当理解。文旅融合的最直接理解,是建设和发展更多“亦文亦旅”的企业,提供更多同时也属于文化范畴的旅游产品。就“文旅融合”的目标来说,一方面以旅促文,通过文旅融合来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人群和从业人群;另一方面以文促旅,提高旅游产业的精神比重和精神层次,在以发展型消费拉动经济的同时,更有效而广泛地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恰当方式实现的文旅融合,既有助于用消费拉动经济,也有助于用文教改善生活,是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演艺之都应成文艺旅游典范城市
厉震林 市政协常委,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影视学院院长
近年来,上海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进程中硕果累累。“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静安现代戏剧谷、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品牌初显,《时空之旅》《不眠之夜》驻场演出已成文艺旅游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部迁址上海,首届世界唯一两个“表演艺术之都”即将花落上海,与“梅花奖”齐名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今年是30周年大庆。但是,与世界演艺之都相比,上海在文艺旅游建设方面,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一是文艺旅游的产业规模不高。二是文艺旅游的集聚程度不高。三是文艺旅游的品牌效应不高。因此建议:
一、探索和构建未来演艺生活的旅游空间生态。深化打造“演艺大世界”、静安现代戏剧谷、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2平方公里演艺旅游综合体建设,做大一批演艺企业、升级一批演艺街区、抓好一批演艺剧目、推进一批重大改革。同时,将上海演艺票务与上海都市旅游深度结合,努力把上海各类文艺演出培育成为都市夜间旅游产品,强化文艺机构旅游项目,适度开放艺术院团、艺术院校的体验游、周末游、假期游、联动游。
二、努力培育表演演出市场的IP。总结《时空之旅》《不眠之夜》等剧目“驻场演出”的成功经验,培育更多的“驻场演出”剧目,诸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优秀剧目均已具备这种水准以及能力,尝试一个剧目成立一家专业表演经营公司,甚至建设一个专用剧场,深耕开发,长期经营,如同国外某些优秀剧目一样,一个剧目能够演出10年乃至20年,将剧目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开发和经营,形成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若干表演剧目知识产权以及国际品牌。
三、把握“亚洲演艺之都”的精神高度。抓住即将获颁“ITI世界表演艺术之都”之契机,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升级成为一个国际奖项,适度扩大外国演员在“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的获奖比例,以吸引更多外国表演院团来上海演出,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与中国文联、中国剧协颁发的“梅花奖”区别出来,“梅花奖”是国内奖,“白玉兰”是国际奖。
深化“体旅融合”助力体育城市建设
芮乃伟 市政协常委,上海棋院围棋职业棋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国民消费水平提升,体育和旅游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体育和旅游融会而成的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新时代推进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应大力促进“体旅融合”,通过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建议如下:
一、高质量发展体育赛事旅游。近年来,上海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在打响“四大品牌”和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战略引导下,深化“体旅融合”要紧紧抓住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互动发展这个“牛鼻子”。具体路径上既要“扬长”——持续提升现有国际顶级赛事办赛水平,还要“补短”——在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全球顶级赛事上主动布局。
二、抓住“参与型体育旅游”增长点。诸如马拉松、自行车、滑雪、冲浪等“参与型体育旅游”项目是“体旅融合”中最具成长潜力、契合城市发展特点的内容。“参与型体育旅游”正成为都市人自我调节的积极手段和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用好“岛”。充分发掘崇明生态岛的优势条件,建立国际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大力发展路跑、自行车、水上运动等项目,同时,积极建设“体医融合”运动康养基地,整合运动康复、康复治疗、营养、心理、传统养生等优质资源,形成体育养生品牌;其二,用好“水”。以本市苏州河、淀山湖、滴水湖等为重点区域,布局推动水上运动旅游项目发展,尽快形成品牌。
三、加强体育旅游载体建设。大力推进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和内涵发展。充分利用郊区的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打造运动健康和体育文创品牌。积极推动“智慧健身区域服务综合示范项目”落地,开展健身+旅游、健身+保险、健身+医疗卫生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创新。重视“体育文创”价值,依托东方体育中心,打造一台类似澳门“水舞间”的、具有海派文化特点的水上运动秀。推动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互通,“体旅”联手,整合全市的旅游咨询、集散体系,共建信息咨询、赛事订票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全市自行车道、休闲步道等体育休闲慢行系统建设等。
传承海派文化资源擦亮文旅品牌
石宝珍 市政协委员,虹口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上海长期领风气之先,中外文化交会激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承载着珍贵的上海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之一。因此,要着力提升海派文化功能,发挥其在文旅中的潜力,建议如下:
一、厘清脉络、深挖内涵,为资源开发打下坚实基础。借助上海高校、研究机构力量,更加全面深入地调研,对海派文化资源表现形式、开发难易程度等关键问题加强研究,并对相关历史建筑、风貌道路、名人故居、文艺素材、设施遗址等进行全面排摸。在此基础上,可按照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四个方面来归类上海海派文化资源,与周围人流、业态、交通状况等一同形成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二、多元整合、集聚功能,为规划设计优选整体思路。首先是联动推进,提升立意高度。建议通盘考虑、统一推进,将海派文化放入上海城市文化的大格局中,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江南文化为底蕴,赋予海派文化正确的时代意义,更加体现其自身价值。其次是跨界组合,提供复合体验。在海派文化文旅项目规划中应避免碎片化、断层化,可将与海派文化相关的航运元素、产业元素、艺术元素、名人元素、餐饮元素、宗教元素等统一设计,连点成线,形成海派文化特色文旅“珍珠链”。
三、项目牵引、突出品质,为品牌打造提供强劲动力。开发海派文化资源要有一定规模的文旅核心项目的牵引,从而形成文旅与经济发展、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良性互动的局面。目前,上海还缺乏海派文化标志性载体,因此建议加快全市重大海派文化地标性项目的规划建设。
(一)打造“海上方舟”新海派文化地标。建议将北外滩区域整体设计,建设高能级文化设施,打造“海上方舟”项目,通过历史建筑的改造、公共空间的重构、特色街区的保护利用,塑造文博、商旅、休闲等核心功能,集中展现海派文化精髓,体现公共外交平台作用,形成具有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的上海新海派文化地标,为上海建设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作出贡献。在这过程中,应重点加快推动提篮桥监狱功能置换。建议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研究采用“并联”的方式,在新建监狱的同时,同步实施犯人异地安置,先将提篮桥监狱腾空,以便尽快实施开发,尽早出形象、出功能。
(二)形成“一江一河”新海派文化“秀带”。建议将黄浦江滨江核心区域作为5A级景区整体打造,策划海派文化秀,在北外滩设台,以浦东陆家嘴和黄浦外滩为背景,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海派文化节目,举行“印象浦江”海派文化秀,享沪上美景、品海派神韵;将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地区作为重点文旅行业与文创活动导入区,发展时尚经济、首秀经济、夜间经济,举办全球电竞节、国际美食节等活动,开发精品邮轮、游艇、游船线路,探索5G+、AI+等智能化场景应用,形成富有海派特色的沉浸式文化旅游带。
凸显“最美”江南水乡古镇魅力
金江波 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挂职)
拓展上海全域旅游战略纵深,打造最美江南水乡古镇,正是提升上海城市格调与文化魅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古镇水乡“饮食大同小异,建筑千篇一律,特产处处曾相识,店铺家家无新意”。很多古镇缺失了特有的魅力,变成了人造古镇商业街。如何打造属于上海特质的“最美江南古镇”?如何在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多元交融的格局中,塑造新时代令人向往的生活美学江南古镇?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商讨。
一、加强文化性的生态治理,提振古镇的“形式美”。加大水乡古镇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的保护,加强古镇的古民居、古桥、古树、水系专项保护与顶层规划设计,依托水系水道空间结构,突出建筑肌理的保护和利用,有针对性地恢复原生样态,构筑古韵画意的江南意境。
二、突出生活美学韵味的打造,营造古镇的“当代美”。从古街老巷中提取古镇的文化记忆,用创意设计将古镇文化基因符号化、视觉化,将其融入“民俗活动,空间营造,服装服饰、生活美食”的体验当中。规划“江南味”和“海派风”兼具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果,一村一花”的文创亮点,做到“镇镇有差异,家家有个性”。用现代创意手法,为古镇生活方式赋能,为古镇生活的幸福指数提质增效。
三、凸显互联网的科技含量,创设古镇的“另类美”。广泛应用新科技,用声光电艺术营造水乡夜游景观,力邀灵活性强的、广受人群欢迎的网红剧种、文艺表演、创意作坊来古镇进行驻地展演,吸引都市夜游族和周末休闲族,前来会友打卡,为其朋友圈晒图晒真相。研发“上海古镇可阅读”APP,以多方言及语种形式,开展推广传播计划,开通“抖音、快手”等直播渠道,讲好水乡的魅力乡愁故事,持续“圈粉黏粉”。
四、增设国际语种的特色,展现国际认同的“中国美”。用世界多语种编制“上海古镇旅游指南”,将古镇的历史名人馆、红色文化馆与特色主题馆等公共文化精品项目,用多语种的方式做好内容介绍。有计划地引入国际知名文化活动进入古镇公共空间,开展互利共赢、携手共进的文化交流与分享,打造世界范围的“朋友圈”,面向国际展现出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
将城市文化融入街道招牌设计
黄勇平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界别召集人、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有启发,上海最近在给街店换招牌,但换完后我发现几个问题:一是招牌的设计形式单一,色彩不鲜艳,字体不清晰;二是招牌体现不出每个店的特色。我建议:加强招牌的设计,融入更多文化和历史元素,通过招牌设计体现街道特色;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设计意见,将区域特色民风融入设计;向社会广泛征集设计方案,拓宽视野和思路,通过独特的招牌设计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上海的城市风采。
打造国际高端文化旅游城市
马志远 市政协常委、港澳委员副召集人,市工商联副主席,澳门联生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近年来,在上海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上海的旅游已经建立了非常好的基础,有了比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获评2017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中国大陆最受外国游客欢迎城市。但与其他国际旅游城市相比,上海旅游国际化程度还有很大进步空间。2020年,上海入境游客目标为1000万人次,这排在全球10名开外,香港、澳门、曼谷、伦敦等城市每年都超过2000万入境旅客。
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进入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此,建议上海借鉴澳门的做法,发挥海派文化资源优势,面向外籍高端人士,打造上海旅游品牌,率先建成国际高端文化旅游城市。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建筑+美食”为内核,打造上海老街区深度游品牌。目前,上海城市规划馆和东方明珠的城市展示馆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老街区为重点,展示海派的文化和历史,深受海外游客欢迎。与这些展示品相比,上海十里洋场的万国建筑、梧桐树下老洋房、弄堂里的石库门、滨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旧址等原生态场景,更能体现上海的人文艺术气质。建议以南京路、衡山路、淮海路、湖南路、外滩等地标街区为核心,以石库门民宿、老字号美食店、海派文化小店等特色产品为支撑,完美融合海派建筑和海派美食的特质,打造上海老街区旅游品牌,开发海派深度游市场。
二、以“海派文化场所+中西文化节目”为特色,打造文化主题旅游品牌。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名人故居等文化场所都是带动跨境旅游的重要元素。建议加大与国际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出更多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和活动,进一步提升上海博物馆、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大舞台、上海交响乐团等既有文化平台的国际化水平,另外,丰富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名人旧居等文化场所的内涵,吸引境外人士入境观赏。
三、现在很多国际城市都把体育城市包装为旅游城市,以吸引更多旅客慕名而去。以上海目前的软硬件条件,已经有上海网球大师赛,一级方程式赛车,HSBC高尔夫公开赛等世界出名赛事,只要加强统一整合及宣传,经过时间的沉淀,上海绝对有条件成为一个成熟的盛事之都。
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助力文旅融合
吴珍美 市政协常委、台盟界别召集人、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45公里长的黄浦滨江岸线全面贯通已有两年多,今年也是《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最后一年。对标世界级滨水区,目前,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文旅功能的开发和开放的动力和力度仍有待提升,文旅、体育部门参与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开发力度有待提升,市与区、区与区之间协同开发黄浦江两岸文旅功能略显不足。为此建议:
第一,加强“一江一河办”中市文旅体育部门的参与度。重视推进文旅、体育部门在助力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五段活力上的参与度与联动度。市区两级文旅体育部门对滨江两岸开发需要专门的处室对接“一江一河办”。
第二,制定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文旅专项规划。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年,把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纳入“十四五”文旅规划的重要节点;根据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总结《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文旅专项规划,在文化和旅游品牌创建、文旅活动的策划,历史文化保护和挖掘、文化场馆建设等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和布局,以加强市区和区区联动,使黄浦滨江成为上海文旅融合发展的金名片。
第三,打造具有国际性水准的文旅名品活动项目。充分调研和梳理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文旅体育资源,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策划设计贯通整个45公里跨越5个区的文旅、体育项目,可以是长途的深度游路线,也可以是短途的精品游路线,不仅仅是陆上的,还可以是水上的。同时,与各区腹地的文旅、体育功能性的活动项目结合在一起,开展一些大型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文体活动,比如电影节、艺术节、马拉松等,助力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纵深发展。
第四,完善黄浦滨江两岸的水陆联动的公共交通体系。为使文旅、体育项目活动能更好开展,应进一步提升黄浦江沿岸地区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水路交通等多种公交的网络密度,实现交通便捷性和可达性。
(稿件来源:联合时报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