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协同贯通资源要素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常委会议建言摘编
编者按
6月28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强化全链条创新理念,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引领赛道风口的‘核爆点’”专题议政建言。
会上,曹振全常委代表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作主旨发言,从“战略、战术、战力、战果”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创新系统谋划、贯穿创新全链条加速机制、建立多方融合的风险共担机制、叠加优势打造创新“核爆点”等建议。张磊、朱云、毛大立、程金华、杨蓉、尧金仁、徐吉明、方奇钟8位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屠海鸣,秦文波、李儒新、张强、田梅4位市政协委员围绕主题议政建言。
本报辑选刊发相关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重点强化“战略、战术、战力、战果”
曹振全 上海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
按照上海市政协2023年度协商议政调研计划安排,在市政协主席胡文容主席和副主席肖贵玉的关心指导下,在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钱锋的支持带领下,市政协科教委会同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今年2月以来,课题组抓早、抓紧、抓重点,先后赴北京、深圳、杭州、合肥、广州、东莞及本市多处开展调研,已走访考察了大学、科研院所30余家,创新型企业40余家,园区、政府部门20余次,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50余次,吸取经验、聆听诉求,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
课题组认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孕育“核爆点”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引发“核爆点”的全链条加速机制还未畅通,风险共担机制尚未形成,为此,从“战略—战术—战力—战果”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上海科技创新打造“核爆点”具备良好基础
根据《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以2010年为基期,2021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指数达到383.54分,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引爆上海创新“核爆点”已积累了四个有利条件:一是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基本到位,二是战略科技力量保持内涵式增长,三是基本构建了兼顾“今天、明天和后天”的产业创新体系,四是创新的密度、强度、活跃度逐渐显现。
二、上海科技创新打造“核爆点”面临的三个挑战和三大问题
上海聚力打造创新“核爆点”的进程中,不可回避地面临三个挑战:一是来自科研范式深刻变革的挑战,二是来自国内外科技竞争格局剧变的挑战,三是来自体制机制改革深层次矛盾的挑战。
基于创新全链条加速机制还存在裉节堵点,创新风险共担机制尚未形成,上海科技创新打造“核爆点”尤其需要关注三大问题:首先,“从0到1”原始创新阶段,对基于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关注“不够多”。尚未建立符合不同类型基础研究规律的项目立项、投入结构、组织管理、评估评价等全系统管理机制,尚未厘清新发展阶段下基础研究“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核心问题。其次,“从1到10”创新加速阶段,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探索“不够深”。共性技术、底层技术的联合攻关动员能力弱、创新主体间协同能力不足,创新联合体推进滞后,在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地方路径上还有待深化。最后,“从10到0”创新回溯阶段,前瞻布局意识和能力“不够强”,尤其是科技企业无法从需求侧的应用回溯到基本的科学问题。
三、打造创新“核爆点”建议重点强化“战略、战术、战力、战果”
面向203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打造创新“核爆点”,首先明确顶层战略,其次是战术层面建立创新全链条、风险共担机制,再次是强化科技创新各类战力,最后才能出战果:蓄能、点火、引发“核反应”。因此,课题组从“战略—战术—战力—战果”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战略上,加强创新的系统谋划。一是进一步凝聚共识。从传统的“交易思维”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思维”转变,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围绕全链条加速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就打造创新“核爆点”开展专题调研和讨论,凝聚全社会对“两机制、一核爆点”的共识。二是进一步形成合力。理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统筹重大政策制定、资源配置、重大改革。三是进一步探索路径。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路径”,强化在沪战略科技力量的顶层协同与动员机制。
战术上,贯穿创新全链条加速机制。一是持续优化“从0到1”基础研究的资助模式和评价机制,凝练并支持真正有创新意义的科学问题。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探索“高风险高回报”基础研究资助模式和评价机制,推广“基础研究特区”,扩大试点范围,延长评价周期,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强度。二是持续贯通“从1到10”的技术突破、成果转化通道。围绕上海“3+6+4+5”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并推进孵化器专业化、市场化、全球化转型,更好发挥上海技术要素市场和金融支撑平台的协同作用。三是持续优化“从10到0”的选题机制。强化提升头部企业“出题人”作用,凝练“卡脖子”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核心技术难题,贯通产业链和创新链。
战力上,建立政策、主体、资金、人才相融合的风险共担机制。一是政策更给力。深化财政投入统筹联动机制,优化财政科技运行管理模式,尽力为企业创造应用场景,开展“组团式支持”。二是主体更发力。协同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四路大军”之力,构筑底层技术和产业生态,推动与未来产业契合的新兴前沿学科建设,充分发挥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的新型研发机构潜能。三是投入更有力。健全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化运作的配置体系,多为“更早”“更小”的初创型科技企业“雪中送炭”,以“填空式”投资关注“产业链最上游、价值链最顶端、技术体系最底层”的硬科技领域。四是人才更出力。出台引进“顶尖人才”专门计划,配套“选用育留”一揽子落实机制,并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调整对国企干部的管理方式。
战果上,叠加优势打造创新“核爆点”。一方面,充分发挥各重点区域优势禀赋,因区施策、分类指导,打造区域“核爆点”;另一方面,聚焦优势产业,优中育优,打造领域“核爆点”。
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张磊 上海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界别副召集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参政议政部部长
新型研发机构应该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创新“核爆点”的重要战略力量。
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首先在于理念和观念之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是为了打破传统科研体制的束缚,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但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活力总体不如预期,根本原因是对进一步汇聚创新力量、优化创新生态,全力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还缺乏目标性、紧迫感和危机感。一方面,大胆创新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创造性不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机制灵活优势,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合力的能动性不够。建议以理念创新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将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上海制胜未来全球科技竞争、着眼未来构建战略优势的关键一招,出台更多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服务更优的支持举措。
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还应在于目标定位之新。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亟须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建议加快建立上海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整体谋划本市国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对标硅谷、马普、筑波、伯克利等全球顶尖科创高地,聚焦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加快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新型研发机构。“顶天”就是要以汇聚国内外顶尖科技精英、产出世界一流重大原创成果、成为全球顶级科学研究机构为目标,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立地”就是要服务上海重点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在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引领赛道风口的“核爆点”中发挥核心作用。
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更应在于体制机制之新。世界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拥有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治理形式。上海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建议充分听取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经验,围绕《若干意见》的落实、落地、落细,制定政府相关部门任务分解表和可供具体操作的实施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适时以地方立法予以固化,为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破解资本“投小投早投硬投长”瓶颈
朱云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下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以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战略性、爆发性等为主要特征的未来产业加速培育,重大成果密集涌现。但是要引导资本孵化和加速前沿科技产业,“投小投早投硬投长”存在困难和挑战。
前沿科技投资难点、痛点、堵点。前沿科技强调的是“从0到1”,不仅仅是阶段早,更是注重新,赛道新、产业新、技术新。首先是难点:科技发展前景难以判断,投资风险大。其次是痛点:产业和市场培育时间长,投资期限不匹配。最后是堵点: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率高,投资容错机制不完善。
打造前沿科技投资体系,要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解难点。为此建议:
第一,设立上海前沿科技创新基金,增加长期的、耐心的资本供给。基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中试研发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项目成果、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体现阶段早、企业小、科技硬、期限长的投资特点,解决科创企业在“从0到1”阶段可持续投入不足、长期资本缺失问题。
第二,建立容错机制和让利机制,调动资本的积极性。前沿科技投资要坚持早进慢出、主动让利、勇担风险的原则,对于勤勉尽责的国资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可给予风险容忍度,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对专门从事未来产业投资的子基金,则特别要给予更长的投资和退出期,更高的管理费用,以及更高比例的收益分配。
第三,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科技金融生态。比如落户补贴、贡献度奖励、投早投小风险补偿、科技保险等措施,重点吸引国内外专门致力于投资科技成果转化、擅长做早期阶段前沿科技项目投资的投资机构、基金管理人集聚上海。建立起产业、科研与投资之间的生态闭环。
加强协同做实“有组织的科研”
秦文波 上海市政协委员、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上海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已建成了基本框架,但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上还存在“短板”:集智攻关的任务不够聚焦,成果不突出;政府、社会、市场形成的合力不够;组织跨学科、跨建制重大项目攻关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战略科学家更缺;在发挥上海“龙头”作用带动长三角联合攻关上还需要加大力度等。
为此,在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凸显科创中心作用,形成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方案上,提三点想法:
第一,统筹一个“规划”,实施重大攻关专项计划。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地方科学院为基础整合各项目管理中心,跨界融合,聘请项目经理人,任务是组织论证“卡脖子”技术攻关的上海方案和提出未来应用需求,在论证成熟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规划,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的实施,超前部署基础科学研究。
第二,加强两个“协同”,推动区域创新合作。一是加强全链条协同。建立“产学研”攻关联合体,既要注重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又要注重基础研究支撑应用技术的基础作用,强调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真正将核心技术掌握自己手中。全链条协同强调系统最优,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优势。二是加强跨区域协同。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各地的资源禀赋,布局全产业链和创新链。
第三,建立三个“组织”,加强统一指挥。“有组织的科研”的核心是将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形成整体优势。一是建立政府重大攻关“专门委员会”,联合长三角各地政府参加专门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监督考核、保障资源。二是建立社会参与的“科研总部”,以公益性为主,主要定位是“组织科研的科研组织”,发挥技术抓总的作用,由技术负责人牵头,各单位配合,负责技术方案的实施。三是建立一线攻关的“两师系统”,成立以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为总负责的指挥系统和设计师系统,分别负责计划进度协调、资源调配和技术指标、技术路线实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各司其职,向政府专门委员会负责。这也是培养战略科学家的摇篮,让“有组织的科研”新型举国体制不断取得新成果。
积极打造高水平公共研发平台
李儒新 上海市政协委员、科学技术界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全链条创新一般指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包括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包括“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10”的技术成熟度创新的全过程,实现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高风险的,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其风险程度往往越高。能够形成创新策源“核爆点”的创新活动是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因此必须建立促进高风险创新活动实现全链条创新的有效方式。这个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效协同模式。
“从0到10”全过程创新的不同阶段,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在全过程创新的不同阶段,需要精准设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同模式。“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一般以财政性资金支持为主,研发人员一般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从1到10”的技术成熟度提升创新,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需要有机组合,工作界面需要动态优化调整。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同参与,风险共担的制度设计非常重要。
以集成电路先导产业为例,其技术研发强烈依赖重资产型、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研发中试平台。由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同打造公共研发平台,对支撑全链条创新和催生创新策源“核爆点”格外重要。
建议加快推进本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研发平台的建设和高效协同,打造高水平公共研发平台,支撑这些领域的全链条创新并催生创新策源“核爆点”。
切实发挥好科技型骨干企业作用
张强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不少发达国家的创新发展过程也充分证明,企业是创新落地的重要载体,创新的话语权主要由企业来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最终往往是通过企业去实现应用上的创新。
我国近10年来涌现出不少具有很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以联影为例,自公司成立之初即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底层技术自主研发突破,短短10年时间推出了一系列世界首台、中国首台的创新产品,扭转了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装备长期被进口垄断的局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也初步构建起产学研医的融合创新生态,充分体现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作用,为今后攻克更多“卡脖子”及原始创新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被社会广泛认同。此外,创新资源给到企业时也往往更多倾向国有企业。
以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为例,我国企业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从“跟跑”站到了能和欧美“并跑”的位置,并在少数领域已经开始具备“领跑”的优势。而且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我国迎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出发,抢占下一代产品与技术制高点的关键窗口期。如果能及时把握该机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有望成为国际高端医疗装备的新高地。
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议如下:
创新资源向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倾斜,并且鼓励民营龙头企业打造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管理及机制优势,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机构与专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临床医疗机构等优势力量深度协同共建,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前沿性底层技术突破,实现更多的本土原始创新。鼓励国资企业投入到核心关键技术的真正自主创新,对原始创新项目“投早投小”。
支持本土民族创新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科技大设施、重大科技计划(如脑计划)等战略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要求这些平台或国家重大项目优先使用国产自主创新设备,使民族企业积极参与其中,通过高端科研加快装备前瞻技术的创新,而产生的创新技术又可第一时间在这些平台中应用,助力重大科研创新,相互促进形成具有可持续生命力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我国实现真正的科技自立自强。
在国家创新资源(如科研经费等)使用方面赋予企业更自主的决策权及投资权,在保证最终创新水平及成果转化的基础上,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方案及资金使用计划,使创新资源成效最大化。
深化高校院所改革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毛大立 上海市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应在现有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的相关条例和规定下,深化高校院所改革,放权松绑、尊重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一、深化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目前高校普遍使用了“常任轨制度”的改革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从人事管理规范化角度看,建议进一步探索高校科研事业单位建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灵活用人机制。扩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动自主权,以“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遴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在编制使用、岗位设置、工资总额、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探索独立人事管理、单设资源统筹、任务导向组织、灵活双聘等新机制。鼓励和赋予学校科研项目和人才支持自主权,开展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特区模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科研组织、平台和创新范式,对青年人才和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项目给予支持,宽容失败,鼓励长期深耕基础前沿。
二、进一步健全各类科技人才的分类评价机制。继续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学术道德。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全面实行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坚持分类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杜绝无实质贡献的虚假挂名。优化学术评价环境,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重点推行聘期评价、长周期评价。遴选部分从事原创性研究或重大攻关的科研人员少考核甚至免考核。创新和丰富人才评价手段,科学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建立健全人才评价结果通认机制。
三、完善事业单位按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国家建立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在高校、科研院所试行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申报制,在符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薪酬分配机制,加强单位效益、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的关联度,提高基础研究人才收入水平,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和特殊人才自由探索。优化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方式。
聚焦重点系统谋划制胜新赛道
屠海鸣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国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指明了战略方向。目前,各类权威机构通常把新领域新赛道分为6大方向、21个主赛道、80个分赛道。其中,“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主赛道涵盖了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智能网联、智能充电、智能飞行汽车6个分赛道。
在此,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为例,谈一下对制胜新赛道的认识。
第一,打造创新生态链,催生新赛道。制胜新赛道,首先要打造新赛道。新赛道要具有整合各类创新要素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具有这种能力的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
第二,构建激励机制,培育新赛手。有了新赛道,还要激发新赛手的积极性,让新赛手在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就需要构建激励机制。比如,一台“新能源+智能网联”的整车,既涉及龙头企业,还涉及上下游众多配套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要让新赛道上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要让每个新赛手都有“奔跑”的激情,才能跑到最前面。
第三,推动新基建,建造新赛场。新赛道是在传统产业之外开辟的新的产业形态,需要新的消费场景,消费者能够便捷使用,才可以开辟出巨大市场。因此要不断升级改造新赛场。比如,中国在“电动化”领域处于全球领跑位置,将迎来“智能化+电动化”的时代,下一步竞争的关键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将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运行,必须在一个“车、路、云、网、图”共同构成的新场景中,这就需要相关的行业打破藩篱,进行跨界融合、跨行业协同,建造适合未来汽车运行的新场景。
第四,发挥引导作用,培育新市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制胜新赛道的独特优势。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引导的作用,不断培育新市场。建造“车、路、云、网、图”的新场景,仅靠企业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由政府整体谋划、强力推动。推广新能源汽车,也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政府“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看得见的手”一起引导,才能逐步培育出巨大市场。
上海拥有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诸多优势。比如,开放程度高、人才资源富集、领军企业众多、政府办事效率高等。新领域新赛道必须聚焦以上四个重点系统谋划。其中,政府与平台型企业的作用都十分重要。政府要成为新基建的“施工者”、新市场的“培育者”、激励机制的“制定者”、创新风险的“共担者”;平台型企业要成为创新要素的“集大成者”,既拥有雄厚的综合实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敢于投资,又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快速地整合所需资源。
吸引外籍人才在沪科技创业
程金华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目前,上海在吸引外籍人才科技创业方面,已经做了不少成绩卓越的工作。建议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实现“洋为中用”,提升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能级:
建议一:推动外国留学生学习、就业创业并最终在沪安家乐业的政策一体化,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成面向外国人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式。
建议二:推动本市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为法律、金融和会计等行业的外籍专业人士参与科创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探索方便外国人在沪科创可借助的融资通道和平台。
建议三:探索建设“国际化科创示范园区”,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双管齐下的方式,研究制定国际化科创园区的“上海标准”,争取5年内建成若干个能够全流程应用英语并覆盖其他语种服务各国人才的真正国际化科创园区,让外籍人才能够在沪安居乐业,并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打造国家级“精准医学先行示范区”
田梅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
精准医学是多学科、多领域和多技术集成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代表了医学研究的新范式。精准医疗产业主要包括精准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呈现出惊人的经济效益潜力,将催生万亿级规模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也是上海实力最强和最有希望打造“核爆点”的领域。为强化上海高端产业引领和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培育和构建国际化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议在上海打造国家级的“精准医学先行示范区”,通过政府的政策和启动资金支持,有效推动基础研究、临床验证、成果转化和产业投资的协调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确立“精准医学先行示范区”发展战略和规划政策。统筹集聚上海市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力量,打造贯通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资金投入、基础研究、临床验证、成果转化收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搭建以上海为中心,国际、国内布点的全球创新中心网络、孵化基地和功能型研究平台,走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国际化、协同化发展路径,建设“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精准医学产业新生态。在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精准防—诊—治、精准健康管理和原创新药等生物医药产业中培育“独角兽”和“压舱石”。
支持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条件和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长三角节点,“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大型人群队列资源、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高精度生物医学大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临床验证和产业开发提供基础支撑条件;设立上海市精准医学重大专项项目群,扩大上海在全国精准医学研究和产业化领域的优势,以项目群引才聚才。
建设上海精准医学产业研究院和示范园区。优化全市精准医学产业空间布局和公共服务,在优势区域加快建设集园区开发、资本运作、成果转化、企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精准医学产业示范园区,加速临床应用成果和产业化项目的孵化,不断提升示范园区的发展能级和影响力,构建完整的精准医学产业生态。具体包括:建设上海精准医学产业研究院,打造汇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等国际一流研发和转化创新复合体;建立国际化的精准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的“产、学、研、医、防”深度融合的新型临床研究机构,为全球持续贡献重大疾病和罕见病诊治的“上海标准、上海指南和上海方案”;设立上海精准医学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对项目群进行资本投入和产业运作,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为对政府前端投入的回报,并反哺于产业研究院的后续发展。
围绕大学科技园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圈
杨蓉 上海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界别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大学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大学科技园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最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大学科技园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围绕大学科技园共建区域创新生态圈,对于打造创新“核爆点”,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上海围绕大学科技园创新生态圈的类型和问题如下:一是以环交大为代表的综合创新创业生态圈。基本形成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分工协作,专业服务资源深入嵌入的创新生态体系,发展能级较高,但主要仰仗所在地政府的投入,大学科技园对相关功能平台的统筹协调能力不足。二是以环同济为代表的专业人才输出生态圈。主要承担向周边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以及企业早期孵化功能,但圈内企业同质化程度高,缺乏形成龙头企业全链配置资源的基础,以及足够的产业空间。三是以环华理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创新生态圈。主要围绕大学优势学科,“见缝插针”形成专业化的微型产业园区和专业科技平台,但其创新功能集聚度过低,缺乏有效协同。
大学科技园连接政府、依托大学、服务市场,只有政府、大学及产业界都积极参与,才是提升科技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层面:一是完善创新策源政策引导。建立围绕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功能辐射四大功能的评估体系,探索设立创新发展资金,完善目标、过程激励支持政策和模式,支持引导科技园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产业集群。二是强化创新要素支持。加快完善大学科技园资金、土地、人才等各项政策和要素支持,推动现有财政补贴奖励改革,优先统筹优化大学科技园空间载体布局,支持鼓励大学科技园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开展技术成果交易。三是完善区域协同发展环境。建立大学科技园生态圈内招商与落户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创新模式,为龙头型、科技型企业在生态圈布局开辟绿色通道,打造一批品牌大学科技园。
高校层面:一是以大学科技园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园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推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及产业化推进。发挥高校科研重点学科优势,培育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创业者和科创企业。三是强化高校首位发展责任。鼓励高校把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责任纳入“一把手”工程,整合技术、人才、资本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大学科技园层面:一是加强制度供给,提升服务能级。聚焦创新核心功能,探索大学科技园制度、管理和模式三方的创新,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二是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把大学科技园真正打造成为各类创新要素融合、聚变的大平台,推动核心技术攻关。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科创
尧金仁 上海市政协常委,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副总经理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落地于产业,竞争于国际,决胜于大国博弈。上海是中国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的重镇,具备向股权为主导的资本市场转型的条件,政府在推动资本市场成为自主创新的发动机、助推器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为此建议:
一、明确资本市场转型方向,加快推动债权主导型向股权主导型转型的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居民财富形态从房地产向股权转移,把这两个转变当作下一步金融改革的中心工作来抓。
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将不同风险偏好、期限的资金更为精准高效地转化为资本,促进要素资源向最具潜力的领域协同集聚,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三、将中小企业的股权交易作为新型资本市场的主力军,从底层逻辑上推动资本市场的转型。
四、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提升政府补贴、资助科技创新的投入效率,关键在于对由政府补贴获得的发明、技术的权利进行有效配置,规范政府与创新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实现商业化价值。
五、通过政策松绑和制度环境建设,扩大股权作为金融工具的应用范围,让股权成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价值尺度和交易工具。
六、将科技信用和科技资本作为全链条创新的专业化组成部分。科技信用可以配置科技资本,科技资本可以在关键点上聚集科研能力和资本,突破科技瓶颈,形成和延伸科技研发链、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
徐吉明 上海市政协常委,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对照国际标杆,上海在整合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健全风险收益共担机制,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和良好创新生态方面,还存在三个短板:现有的风险投资以规模化的财务投资为主,更多关注商业成熟期项目;科创股权市场缺乏稳定、充裕的长期资金;基金配套政策的突破性和灵活性不强。为此建议:
一、强化科创基金的全链条要素整合功能,引导资本“投早投小”。在上海设立大规模科创引导基金,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母子基金架构,健全风险和收益共担机制,引导创新要素形成合力。聚焦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分类设立主题子基金,引入兼具国际化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天使基金、创投机构,提供优质创业指导和商业转化支持。在沪国有大行运用多牌照优势放大资本杠杆,打造投贷联动服务平台,支持创新企业发展。
二、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作用,集聚资源“投硬投长”。积极向监管部门争取专项试点政策,鼓励在沪大型银行参与科创基金设立,在资本占用、子公司出资比例等方面适度放宽要求。发挥全球资管中心优势,鼓励在沪保险、理财机构参与科技投资和产品创设,推动科技要素与金融资本对接。用好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平台,支持上海S基金市场发展,为培育规模化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提供制度支持。
三、突出敢为人先、示范引领的政策导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提高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对参与基金的出资比例,并适当降低参与方的出资门槛。优化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流程,提高新设基金的审批效率。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对存续期内投向科创领域的创投基金、银行信贷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的绩效考核和投资容错机制,对基金绩效进行整体评价。
打造国际标杆型科技孵化器特区
方奇钟 上海市政协常委、科学技术界副召集人,上海奇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拥有189家科技孵化器,但标杆孵化器不多。为此建议:
一、形成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深度联动长效服务机制,创新发展模式。
二、打破委办局办理格局,引导由大集团、高校、上市企业、国际财团、民营企业等一起参加的国际、国内孵化器联盟的新模式。
三、在合适的区域精心规划、设计,打造国际标杆型孵化器特区,享受完整体系及特区开放政策、拥有更多国际人才参与比例,引入更多国际科技技术,以出入自由开放的创新生态,让更多世界科技融入中国上海。
四、采用创新模式打造上海标杆孵化器,成为孵化器领域的核爆点,进而辐射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