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一)
阅读提示
■ 1月13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委员们围绕科创中心建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更好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基层卫生中心医疗救治能力、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美丽家园等议题发表真知灼见,彰显了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本报摘编其要,以飨读者。
健全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 钱军委员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发言
协调推进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以金融“活水”激活创新“活力”,是上海推进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和显著优势。统计数据显示,上海高水平科研成果、海外人才吸引力等领域排在国内前列,但科创企业活力不足,尤其是缺少全球和全国的领军科创企业,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一大短板,这既有产业和企业的原因,也有金融支持不够的问题。上海金融要素齐全,市场完备,但服务科技创新仍需进一步发力。一是创投机构作用发挥不够;二是国资创投基金作用发挥不够;三是资本市场作用发挥不够。
为此,建议:首先,发挥风险投资机构对早期科创企业的支持作用。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投相关的法治环境建设,促进创投机构运用可转换优先股等模式与初创企业发展深度绑定,通过创业者收入与现金流绑定、分期融资等,加强投资者保护的同时强化初创者持续做大做强企业的激励。为更好提振市场预期,建议进一步明确对科创方向创投资本的 “绿灯”监管原则。
其次,发挥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长期支持作用。针对科创企业发展周期,建议依托 A 股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市场支持更多科创企业上市,并鼓励已上市企业加强资本运作,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建议监管部门完善上市公司并购的相关制度设计,降低科技领域的并购限制,促进更多的未上市科创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多元化退出。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加快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
■ 陈昶委员代表民革上海市委发言
站在技术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重构的大时代,创新不是口号,而是基本生存法则。如何创新?谁来创新?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
建议:
一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各方紧密协同创新。组建创新联合体,主体是企业,关键在龙头。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牵头主导作用,通过税收减免、加大研发加计扣除力度、发放联合体券等形式,激励有能力、有担当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上下游联盟单位,通过技术、投资入股等模式参与,增强创新黏性,打造盈亏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让所有参与者劲往一处使。
二是强化需求牵引任务导向,释放产业创新叠加效应。创新联合体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大兵团作战,需要科学的战略战术。要针对不同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原因,分行业、分重点建立水平型、垂直型或纵横结合的创新联合体,确保多领域、差异化团队共同参与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以重大项目需求为牵引,通过国家和省市级的重大科技项目选取,由领军企业出题,同中小企业、科研院校一起揭榜答题。
三是优化政府服务方式方法,完善运行发展模式机制。发展创新联合体,既要遵循市场规则,也要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政府除了“组局”工作,还要引导龙头企业与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完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监督激励等机制,共同建立优势互补、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体系,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重驱动。
立足国家使命驱动 发挥高校在全链条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 姚卓匀委员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发言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制度优势,推进使命驱动型创新是上海服务全国发展的重要职责所在。高校肩负着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原始创新突破的重任。从现状来看,目前上海高校在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在有效链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以及打造引领赛道风口的科创“核爆点”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高校“从0到1”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足;二是高校与企业、政府形成“从1到10”的科创机制系统性不足;三是高校科创人才引育和评价体系存在短板。
为此,建议:
一是设立基础研究的“特区高地”,强化“从0到1”的创新策源能力。以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抓手,在相关高校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科研基地,落实以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出发点的科研评价改革,敢于投入看准了方向的高风险科学研究。高校要以前沿问题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为牵引,打造与科创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和优势学科群,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学科专业集群。
二是依托高校特色优势,构建有组织的科创链条转化体系,助推打造科创“核爆点”。推动教委、科委、科创办、财政局等联合制定政策,尤其要结合科创中心建设规划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引导各类型高校分类特色发展,鼓励在沪科技企业与高校结对,以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新型研发和教学机构为载体,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创新机制。
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 穆竟伟委员代表市工商联发言
上海是我国生物医药的研发与产业重镇,培育和集聚了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中,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强劲、创新成果丰富,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产业链“后端重、前端轻”;二是临床研究和试验资源非常紧缺;三是研究成果转化率低,本地产业化不足。
为此,建议:一是强化前沿布局,打造研发创新的“策源地”。高水平推动国家实验室、全球顶尖医学院建设,加快集聚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创新企业,重点支持研究机构加强对颠覆性技术和高端核心产品的研发攻关。加快布局建设若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独立的临床试验医院,支持设立研究型病房,扩充临床研究床位,增加人员配置。探索药监审评权限下放试点,构建上海就地审评正面清单,充分发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作用,优化管理方式和审批流程,提升审评审批效率。
二是强化平台机制,打造成果转化的“首选地”。支持高水平孵化平台建设,完善研发成果分段转化机制,发挥好对外授权机制作用,促进成果交易转化。建立重点孵化器和创新平台跟踪对接机制,加强科技、产业、规土等部门联动,保障初创企业各项需求。在药品集采时更多支持本地企业创新产品,对短期内取得创新认证产品,建立审核、采购、退出的全过程机制,为创新药品、器械开辟医保支付绿色通道。
上海如何占据吸引全球高端人才高地
■ 屠海鸣委员
党的二十大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海要占据高端人才高地,必须彰显国际化导向,做好“海聚英才”大文章,加强制度机制创新,形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重点是抓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创新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市人才工作委员会,由市委主要领导兼任委员会主任,相关部门纳入管理体系,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设立“抢人才”办事机构,建立“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第三方机构参与”的人才引进机制。
第二,提升重大人才专项落地的保障能力。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做法,制定《人才工作例外法》,为前沿与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人才流动提供工作保护,为特殊人才、特殊项目的跨国引进提供保障。
第三,构建面向全球的科研交流网络。适度向全球开放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授权市属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自主招录或引进外籍科技人才,向全球开放所有理工科专业协会、学会的会员申请,向经由我国认定的各国高校毕业生开放报考上海市属高校、科研院所的全日制硕士生、博士生,为国际知名理工科高校来沪合作办学提供便利。
第四,推动国际国内职业资格的双向比照认可。将国际公认的一部分职业资格纳入海外人才引进与使用的评价标准,编列国际知名职业资格清单,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对等比照制度。
第五,打造海归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对上海现有人才发展基金、浦江人才计划等进行扩容,提高资助强度,重点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倾斜,引导更多海归来沪创新创业。
算好城市更新账 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 丁祖昱委员
一是专注增量和存量的双轨发展,推动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双向并行。规划在注重“增量”空间的同时,也要基于“存量”考虑资产盘活问题,提升规划落地性。把“开发+销售”和“开发+运营”的更新模式相结合,在保障项目经济可行的基础上,推动房地产业践行“留改拆”为主线的城市更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因“项”施策,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力度。涉及“两旧一村”、零星更新等内容的城市更新项目,面临地理位置偏远、改造经济效益低等多种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敢于突破,主动求变,进一步放开政策层面的刚性认定指标,拓宽项目审批通道等;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多部门协作,灵活运用用地性质转换、容积率突破等鼓励措施,提升市场化机构参与积极性。
三是优化金融政策供给,协助企业降本增效。拓宽金融扶持渠道,针对紧迫的更新项目和优质的统筹主体,给予城市更新专项贷款、城市更新地方债等支持;对于侧重民生改善、风貌保护、产业升级等长远利益考虑的更新片区,进一步加大各级各类财政补贴扶持力度;对于保留保护建筑比例高、重点产业升级、社会效益凸显的项目,加大贴息力度。
上海城市更新正在步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下阶段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增强城市更新配套制度供给,协助企业共同算好更新账,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更加美好。
完善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体系 着力提升基层卫生中心医疗救治能力
■ 叶强委员
一是加强人员系统培训,完善分级分类救治机制。各级各类医院要继续加大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体系的衔接,加大综合ICU、专科ICU、可转换ICU床位、病区监护病床建设改造力度,完善设施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人力统筹。加强全科医生培训,提高对高风险人群以及重症的识别、处置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能力,引导居民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二是摸实重点人群底数,保障重点人群医疗服务。加强老年人合并基础病、孕妇、儿童、透析病人等特殊人员底数摸排、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管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提供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健康监测、协助转诊等服务,开通重症转诊绿色通道。落实四人诊疗小组(全科、院感、护理、重症)责任,主动联系对接辖区养老机构,协助配备指夹式血氧仪、电子血压计和氧疗等设备。
三是统筹应急物资管理,提升应急保障支持能力。加强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及统筹调度,确保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和医疗设备供应保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动态监控相关药品、物资库存情况;药品零售企业要增加库存量,提供便民售药服务。
四是加强信息化应用,完善传染病医防融合体系。鼓励市、区两级专家团队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线上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大数据应用,将疾病预防体系、医疗资源调度和医疗服务能力输出,作为疾病预防、医疗服务、重症救治、双向转诊最有效的武器。
打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职业教育
■ 杨蓉委员代表民进上海市委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曾强调:“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们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职业教育,从做优做强职业本科、产教融合供需匹配、建设技能型社会入手,打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职业教育。
一是以做优做强职业本科为突破,让职业教育“强起来”。上海是近现代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中华职业教育社及我国第一所现代职业学校均诞生于上海。但一段时间以来,我市职业教育存在中职“小而散”、高职“少而弱”的问题。建议重点建设1—2所具有上海特色的高水平、国际化、示范性的产业技术大学,以高质量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破除“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
二是以产教融合供需匹配为抓手,让职业教育“香起来”。要深化本市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对接上海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对应高职、职本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初、中、高三级现代学徒制;打造一支以高层次企业师傅与双师型教师构成的“双元”师资队伍,帮助学生学好“一技之长”。
三是以建设技能型社会为导向,让职业教育“热起来”。上海要从打造人力资源强市、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职业教育。要加快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职业教育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要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弘扬工匠精神,从无资格就业走向职业资格就业,从学历型社会走向技能型社会。
以“工具箱+服务包”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刘新宇委员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发言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多措并举推动中小企业科学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是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此,建议:
一是提供专业化技术平台,合力构建中小企业转型新生态。分行业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指南,加快打造标杆示范和应用场景。鼓励平台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共同推进应用场景迭代,引导大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提供更具垂直场景适配性的线上办公、财务管理等普惠小程序、工具包,推动基础软件、通用软件、算法等开源,构建一批以头部企业为首,提供“工具+服务”的数字经济联合创新体。
二是提供更广覆盖的政策支持,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将数字化转型升级费用纳入研发费用范围指引,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通用软件和应用场景等项目合作解决方案提供贷款贴息等支持力度。完善产融信息对接工作机制,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建设产融合作平台。鼓励大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研究设立数字化转型相关子基金。
三是提供全流程公共服务,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加快步伐。由市中小办牵头,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开展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平台、算法、服务商、专家、人才等服务。发挥数据交易所等要素市场作用,为中小企业利用数据资源构建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协同格局。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美丽家园
■ 陈勇章委员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农民居住条件有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差距。
为此,建议:
一要放宽政策限制,加快推进农民住房建设。要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出发,将推进农民住房建设作为提振农村内需动力,实施上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建设美丽家园和推进乡村振兴打好坚实基础。精准理解“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要义,保障农民多种选择的权利。“因户施策”,合法建楼房,安心住新房,真正让农民实现“住好房”的美好愿景。
二要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持续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要辐射带动农村发展,财政资金更应向农村倾斜,强烈呼吁在城市建设资金中留一部分给农村。要加大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设立建设、维护专项资金,支持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照明绿化、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实现“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居、农民变居民”。
三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要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来撬动农民积极参与的意愿,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来选择,不替农民作选择,“农民想要的”才是“政府要做的”,真正实现农民“我要做”的意愿。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身“五个中心”建设
■ 赵丽佳委员
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落实好“五个中心”建设的任务。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民营企业是投身“五个中心”建设的有生力量,无论是“缺席”还是“离席”,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出台支持民企参与国际竞争的政策,使民营企业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代言人”。要发挥好上海在跨境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航运服务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在民企中开展试点,拓展财务管理和全球资金结算,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全球网络覆盖,让民企在国际舞台上可以无忧登台“唱戏”。放宽民企总部认定标准,让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在税收、融资上享受优惠。
二是加快制定支持民企参与科技创新政策,使民营企业成为科技领域的生力军。要尽快出台支持民企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政策举措,支持有潜质的龙头企业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联动,形成创新生态体系,在准入、资金、人才、市场渠道、成果转化等多方面进行扶持,培育民企中的“隐形冠军”。
三是加快营造民企发展的宜商环境,使民营企业增强更稳定的预期。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厚植有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沃土。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精准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到上海工作,并给予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上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稿件来源:联合时报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