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品质高能级推动“五个新城”建设——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委员建言摘编
编者按
7月30日,市政协举行十三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推进‘五个新城’建设,着力优化市域空间格局”专题议政。会上,陆月星常委代表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主旨发言,全面分析“五个新城”建设总体情况,从功能定位、发展布局、服务配置、交通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刘其龙、沈华棣、陈勇章、李华桂、姬兆亮等地区政协主席就更好突出所在区域新城发展特色应邀发言。汪胜洋、张怀琼、卢慧文、周军、安琦、黄勇平常委围绕优化新城医疗卫生发展布局、加强新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打造生态文化新基建等建言。全国政协委员屠海鸣应邀就强化新城风貌设计发言。本报特辑选委员发言,以飨读者。
“五个新城”建设需要重点关注五个问题
陆月星(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
推进“五个新城”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五个问题及对策建议。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既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又要直面问题、系统分析、综合施策。
深化功能定位认识。功能定位是新城规划建设的牛鼻子。上海城市总规和“十四五”规划对“五个新城”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和每个新城的基本功能定位是明确的、精准的,问题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仍有不少局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划和建设。
对于新城功能定位的认识,需要从以下两个维度分析把握。从时间维度看,“五个新城”是“未来城市”。新城建设关键在“新”,这个“新”要体现在立足新发展阶段、实践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是要打造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新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还要超前谋划“未来城市”的治理模式。
从空间维度看,“五个新城”是“节点城市”。这需要从城市网络的三个圈层来分析把握:第一,从长三角城市群来看,“五个新城”是上海这个最大中心城市的副中心和重要增长极,在打造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并引领长三角发展中承担重大使命。第二,从上海都市圈来看,“五个新城”正演变为第一圈层,城区变成了城市,并作为独立于主城区的一个“大城市”在上海大都市圈内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就如松江新城在G60科创走廊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从“五个新城”自身发展空间格局来看,“五个新城”不只是所在区的新城区,而是所在区的全部。“五个新城”主城区建设有规划边界,但“五个新城”功能打造是全区(市)域的。
优化人口发展布局。“五个新城”2025年和2035年人口增长都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但操作中还缺乏实实在在、配套有力的措施。从调研情况看,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五个新城”现有人口规模小、增长慢。二是人口密度偏低。三是从未来增长趋势看,“五个新城”都面临“人从哪里来”“吸引什么样的人来”“用什么吸引人来”等问题。
破解新城人口发展难题,必须要有创新的思路和特殊的政策。建议:一是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二是加大吸引外来人口力度,特别是新城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及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并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三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优化公共服务配置。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五个新城”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较好,但对照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定位仍有较大差距,高等级公共服务仍严重依赖于中心城区,吸引周边城市的能力更弱。要解决“五个新城”公共服务短板问题,必须立足上海全市域统筹考虑,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升能级。
一是高度重视“五个新城”公共活动中心建设。按照新城规划建设导则,在新城主城区按每平方千米8万人就业密度标准建设高端商业和商务中心,并配建一些高等级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等,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二是按照产城融合、产教融合要求,着力配置一些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等,注重新城与中心城区、新城与新城之间的错位发展。三是要着眼未来城市发展,探索建设一批“未来学校”“未来医院”“未来商店”“未来街区”等。
强化综合交通建设。“五个新城”虽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但交通体系建设仍有不少瓶颈问题,并制约了新城功能提升和作用发挥。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新城出行规模不高,日均690万人次,占全市出行12%;对外交通辐射能力薄弱,无综合枢纽,缺轨道交通;新城与中心城区、新城与新城交通联系也不顺畅。
针对上述问题,市相关部门制定了新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议加快实施,并抓好重点突破、系统完善。一是强化交通枢纽建设。二是强化对外交通联系。按照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的目标要求,将“五个新城”纳入由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构成的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畅通新城与新城、新城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细化政策支持设计。围绕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近期又将有新的政策出台。对于区里反映的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系统分析,细化各类政策设计,切实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有效性。建议:一是要加大放权赋能力度。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度身定制新城版政策体系。
举全市之力实施产业聚焦和“放权输财”
汪胜洋(市政协常委、民建界别召集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
“五个新城”是上海网络型城市群结构的重要战略空间,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从产业层面看,目前举全市之力聚焦新城产业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新城之间产业雷同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特定产业资源在特定新城的聚集。“五个新城”中有4个新城把汽车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产业。其中,嘉定新城提出打造长三角新能源智能汽车“硅谷”,构建汽车“新四化”千亿级产业;松江新城提出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奉贤提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南汇新城提出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00亿元。
另外,有4个新城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产业,有3个新城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产业。其实这些热门产业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被规划为重点产业,而且上海也不绝对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更何况新城“多点开花”呢!为此,只有举全市之力,发挥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作用,使得各个新城产业各有独特性,各有发展侧重,均得到市级资源的支撑,市民对新城重点产业的发展才会充满信心。
从体制层面看,举全市之力充分释放市区两级财力事权合力、共同支撑新城发展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一是新城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很多项目很大一部分还是由市级政府部门审批,限制了区层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抬高了成本。二是郊区传统发展模式框架下的财力水平,难以承受按照独立节点城市和未来城市要求所需要的新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我们既要充分调动郊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市层面真金白银的财力做坚强后盾,将来的新城才有可能符合市民的期盼。
总体上说,产业方面需要体现市级层面统合资源的作用。体制方面一要实行“新事”(新城事)区办,二要实行部分的“新财”市输。具体建议:
在市级层面规划“五个新城”的核心产业,并集全市之力聚焦发展之。由市层面集国家级和市级资源打造每个新城的核心产业,引入重大项目、导入新基建、建设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大科学装置及产业联盟和专项产业资金,支持设立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和检测机构等。根据财权事权相匹配原则下放事权,优化全市条线行政管理模式。根据中心区边缘区一致原则承担财力,并优化调整市区二级财权事权分配模式。
加快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建设
刘其龙(市政协委员、特别邀请人士界别副召集人,松江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新城发力”是上海未来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加快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是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松江新城建设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一高地、三生态”定位要求,松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抓实先进制造业不放松,高端制造产业加速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3.5%。但是,作为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产业布局和支撑,产业集群的辨识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强,产业集群抗不确定性、抗波动性能力还需要增强,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深化。建议:
进一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作用。坚持把握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方向,按照松江新城建设的功能定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和支持松江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全国首个、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先导区;有序推动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向松江新城集聚,提升科技自主创新水平;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着力培育更强的龙头企业、更大的产业集群。
进一步加大资源要素支持力度。建议科学评估并适当解锁松江新城范围内战略留白区;实施重点产业集群政策统筹管理及目录化管理,在推进产业链不断升级中,拓展产业政策集聚空间;围绕高端制造产业工匠型蓝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在落户方面加大政策突破力度。
进一步着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松江新城拥有大学城独特优势和高端产业集群良好基础,建议市教委与松江区牵头联合相关高校,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制度化平台,常态化对接大学城、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资源;进一步探索推进与企业研发人员“双挂钩”机制,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型的高校、产教融合型的企业和新型的职业院校;加大探索建立产业信息发布平台,解决高校研究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要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全局中聚焦高端制造产业找准定位和比较优势,建议着眼加强松江新城与长三角、沪西五区(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联动发展、协同开放,协调推进跨省市有关产业合作、税收分享、一体化统计发展的模式创新,全力打造创新政策联动区,推动高端制造产业在松江加速集聚;探索G60征信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证券服务跨行政区域合作,为松江新城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嘉定核心承载区
沈华棣(市政协委员,嘉定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变革中,中国是有希望成为世界级的汽车产业中心,上海应当代表中国承担起这个重任。作为上海的汽车城,嘉定应当承担起核心承载区的功能,使嘉定新城成为汽车产业和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示范标杆。
对照当前国际公认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美国底特律和硅谷,对照汽车产业变革的趋势及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所具备的制造中心、创新中心等其他核心要素,上海及嘉定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汽车企业总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亟待提速,汽车“新四化”示范应用面不够广;汽车产业、汽车文化交流平台的国内影响力和国际化培育需加强;汽车人才队伍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城市配套功能跟不上等矛盾依然突出;跨区域的数据联通的通道需要打通,数据运用的深度和标准的制定需要加强。
当前汽车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挑战期和机遇期,需要我们抢抓机遇,主动应对,加强顶层设计,集中聚集资源,完善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方案”,使得上海及嘉定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继续保持优势,助力嘉定新城的建设。为此建议:
强化总部经济引领作用,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按照上海产业地图,加强资源对接和统筹力度,引导和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掌控力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落地嘉定新城,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在汽车生产资质等方面予以支持。
强化创新应用,支持嘉定汽车“新四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嘉定新城构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测试环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和运营、无人测试和示范的实施;支持嘉定加速构建“政、产、学、研”一体的产业创新体系,抢占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制高点。
强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嘉定汽车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以部市合作机制为基础,加强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国际汽车工业组织机构的交流合作;支持并推动上赛场打造集赛车运动、赛车科技研发、汽车文化娱乐、赛车及经典车保税交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全国赛车运动集聚区。
强化产教融合,加快建设嘉定汽车人才高地。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嘉定合作,围绕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加大对嘉定汽车特殊人才引进、落户等政策的支持力度。
强化数据库建设,引领汽车行业标准。确立和巩固嘉定在长三角汽车产业数据领域的优势主导地位,支持嘉定加快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增强上海及嘉定在汽车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话语权。
依托“东方美谷”提升奉贤新城产业能级
陈勇章(市政协委员、地区政协联络指导组副组长,奉贤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作为上海2035总体规划确定的五个新城之一,奉贤新城以“东方美谷”产业为支撑,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深度发展。“东方美谷”产业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对新城发展支撑力还不够明显。产业综合实力、产城深度融合、品牌行业影响力和显示度需进一步提升。二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作为上海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产业化重要承载区的地位和作用需进一步彰显,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尚未健全,缺少先行先试的制度竞争优势。三是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建设用地的严格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竞争优势不明显,在高能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方面对人才吸引力不大。
建议进一步支持奉贤做大做强上海“东方美谷”产业,全力打造以美丽大健康产业集群为支撑、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的“两城”理念实践区。
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美丽健康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支持“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东方美谷”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东方美谷”市级直播电商基地,吸引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向奉贤新城集聚。支持“东方美谷”打造化妆品国际贸易高地,复制推广或先行先试贸易便利化制度,推动国际品牌化妆品更加便利进入国内市场;将奉贤综合保税区打造为全球美妆一站式集散中心,推动“东方美谷”成为全球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支持“东方美谷”产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代表上海发布“东方美谷”产业指数,提升中国美丽健康产业在世界的知名度和话语权。
进一步构筑核心竞争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东方美谷”加快导入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全市在布局生物医药企业时,优先将奉贤作为承载地。推动“双谷联动”机制落地见效,重点推动张江生物医药功能性平台与奉贤共建共享,探索设立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奉贤分中心,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落户“东方美谷”。全市国资背景的生物医药大基金和国资持有的生物医药直投基金,加大对“东方美谷”医药产业的支持,优先将参与投资的项目承载地放到“东方美谷”,或优先投资“东方美谷”推荐的生物医药项目。
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奉贤新城对优质产业的承载力。加快奉贤新城开发建设,加大市级财力对奉贤新城产业发展的支持,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新城版”人才政策。
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重要承载区
李华桂(市政协委员,青浦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针对青浦新城核心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缺少高校及专业研发机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存在“东西强、中间弱”的产业布局形态)、土地和能源等资源要素供给不足、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存在数字壁垒、生态环境优势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不足(淀山湖湖区周边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未得到有效释放)等发展瓶颈,提出如下激发“五个动能”的建议:
加快打造新城“创新枢纽”,激发“创新动能”。建立数字领域国家级、市级及市场主体大项目引入机制,构建产教联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加快推动中央赋予长三角示范区先行先试特殊人才政策的落实落地,将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专技人才单独分类,建立专门的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和办法。
加快打造数字龙头企业集聚区,激发“产业动能”。加快推动在新城中央商务区布局以芯片研发制造、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产业规划落地,建议引导相关数字产业项目落户新城及周边区域,吸引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入驻。将青浦新城用地指标予以单列,对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增强土地等核心要素的有效配置,加快释放战略留白区,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确保数字产业发展空间。
加快打造产业数字化升级样板区,激发“转型动能”。建议充分发挥快递业总部集聚效应、“6+365”进博会溢出效应,引导和支持腾讯等龙头企业通过行业整合、产业链整合,构建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特色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和平台公司提升数字化行业整合能力,加速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加快打造“信息枢纽”,激发“数据动能”。以“信息枢纽”打造为核心,用好数据这个关键资源,加快智慧新城建设,建议重点布局超算中心、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等数字信息枢纽型平台,推进数字新城和实体新城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数字长三角”建设中开展数字治理方面的先行先试,促进数据共享共用。适度考虑在财税、金融、匹配要素等方面对数据开放共享给予支持。
加快打响数字城市品牌,发挥“引领动能”。建议依托进博会和虹桥国际枢纽,在青浦新城创办比肩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福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绿色生态数字经济高端峰会,建设青浦新城“数字展示厅”,推动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领军企业合作打造青浦数字城市新名片。结合淀山湖打造“世界著名湖区”,吸引更多类似于华为等数字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在环淀山湖布局。
未来,青浦新城应以“长三角数字干线”重要承载区打造为抓手,聚焦创新资源集聚,全力推进新城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应用,完善数字治理大环境,将战略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区域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创新枢纽”和“信息枢纽”城市。
打造医疗卫生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张怀琼(市政协常委、农工党界别召集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农工党市委副主委)
“五个新城”要分别实现集聚百万人口规模、形成独立综合功能城市的目标,必须要有与之功能水平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建设。从医疗卫生领域看,近年来,“五个新城”通过大力引进等举措,医疗卫生水平已有了一定提高,但功能尚不强,资源配置标准与中心城区相比差距很大,发展仍不平衡。为此建议:
从上海整体角度来统筹规划和布局。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按照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和“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目标,在全市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考虑。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将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和医学中心等项目,本市已经具备承接建设的单位或项目,应将主体优先布局在“五个新城”。
明确新城“高标准、高品质、高能级”的建设标准。目前“五个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仅限于“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标准,超前适度”,其本质仍是补短板,这样的公共服务与“五个新城”要建设成为辐射引领长三角的独立综合节点城市、要成为上海“四大功能”主要承载地的功能定位不相符合。建议将“高标准、高品质、高能级”作为新城医疗资源配置的标准和要求,同时结合新城在发展空间、人口规模以及作为上海第一都市圈的优势,统筹教育、医疗和研究机构布局,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市高等医学教育和临床学科。
打造新城医疗卫生“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新城公共服务建设不仅要对标高水平,同时还要着眼于“创新和引领”和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数字化、人工智能及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建议:根据上海医疗卫生发展的国内外声誉地位,积极向国家争取最新医疗技术、医疗方法、诊疗设备和最新研发药物等在新城临床应用的先行先试特区政策,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通过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认,真正实现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化、互联网化。
作为辐射和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节点城市,新城应率先探索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如医疗机构和人员执业许可、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及监督检查等信息一体化和异地互认,为最终实现长三角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卢慧文(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
根据规划方案,“五个新城”的人口规模应从2019年的241万增长到2025年的365万,但目前的调研数据表明,各新城普遍存在人口基数不够,对人才吸引力不大的问题。公共服务供给,是影响人口导入和人才引入的重要因素。从整个上海来说,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已从原来关注供给侧、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主,向关注需求侧、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高能级服务需求转变,是老百姓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主要方面。“五个新城”作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上海未来之城,要更加强化需求侧思维,对不同情况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做更清晰的需求分析,做好公共服务的多元化规划设计。
不同类型的需求需要以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来完成。除了市区两级政府要尽力提供公共服务以外,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基础教育方面,“五个新城”发布的“十四五”规划里都将兴建大量学校,建议对于教育多元化供应进行更多机制设计。在引进市中心名校和大学教育集团来本区开设分校的同时,还要充分通过盘活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办好区域内现有的公办、民办、国际、双语等多种类型学校。例如,鼓励不同定位的学校设置各有特色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国内外升学通道。鼓励在国际化教育中已有积累的优质民办学校输出优质资源,带动区域教育的开放程度。鼓励校长和教师在不同机制学校里交流互动,合力满足不同需求的教育所需。
“五个新城”定位于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其人口体量、经济规模和地域大小,和不少世界名城大致相当,例如西雅图、哥本哈根、爱丁堡等。因此,其公共服务规划不是简单地在硬件上“郊区追赶市区”,而是要对标最高标准,抓住机遇,从软实力提升上实现弯道超车,满足多元供应,满足不同需求,吸引人们前来安居乐业。
加快构建南汇新城便捷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姬兆亮(市政协委员、地区政协联络指导组副组长,浦东新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目前,南汇新城处于市域交通的末梢,人流交通耗时长、效率低;物流交通高度依赖公路,铁路转运量不足洋山港吞吐量的1%,仅占集疏运总量的5%,远远低于世界成熟港口20%-30%的占比,“远而不便”成为束缚其人口流入和产业导入的重大瓶颈。因此,要实现新城建设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坚持交通先行。建议:
强化枢纽节点功能,融入不同层面交通网络。要实现从区位末端向枢纽节点转变,就要从更高层面、更大视野谋划综合交通的互联互通。通过进一步打通沪舟甬跨海大通道,打造成网成体系的区域交通链接,支撑南汇新城的开放创新。
构建高效集疏运体系,握指成拳打造聚合优势。水陆空铁立体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是上海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列的关键。当务之急是转变目前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模式,优化比例结构、完善空间布局、协调体制机制,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协调不同层面需求,处理好港城、产城、城乡关系。港—城交通关系重在促进港口货物快速转运疏散,推进货运专用通道建设;产—城交通关系重在合理用地布局和构建定制化、差别化的公交体系,实践TOD“站城一体”开发模式;城—乡交通关系重在建立多模式、广覆盖的公共交通网络。
注重科技赋能,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体系。未来城市的转型升级必将以科技智慧为重要推动力。南汇新城融通世界、引领未来,面对重大决策和瓶颈问题,更应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尤其在交通组织管理和货物流通方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赋能未来交通图景,规划布局智能化的交通系统。
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稳中求进建设实施。一方面,规划布局要有长远眼光,重大问题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影响发展全局的短板问题及时解决、变短为长;另一方面,在实施建设上既要与人口规模相匹配、与经济产业相合拍,又要通过对交通需求的精准预测,适度超前地完善分步实施计划,既能发挥好交通先行官的引导作用,又能提高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
推动基础设施和文旅功能“跨界集成”
周军(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中明确提出,要按照“最生态”“最具特色”的发展要求,系统推进实施新基建,尤其提出了要加强各类基础设施的功能集成和空间集约。
如何把“功能集成和空间集约”的目标实现好、做到位,国内外已有不少标杆式的“跨界集成”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值得借鉴。如,新加坡超级树、丹麦“哥本山”等。这类成功案例,充分说明了让基础设施的本职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尤其是面向公众的文旅功能进行跨界集成,能够实现更大的乘数效应。推动“跨界集成”,需要相应的政策配套。建议:
开展专项研究。建议以此次五个新城规划建设导则为基础,开展大型环境基础设施跨界集成的专项研究,系统梳理新城建设方案涉及的相关项目,为跨界集成做好前期准备。
明确牵头部门。由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一旦开始“跨界集成”,往往会在规划、土地、建设、使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通力协调,需要明确牵头部门与组成机构,形成合力。
拓展项目载体。规划导则已明确垃圾转运站等节点收运设施需与其他性质建筑集约建设。在“五个新城”建设行动方案中,列出一批规模化末端处理设施,建议将这些项目都纳入跨界集成的载体范围,在规划前期就予以重点考虑。
新城风貌设计应处理好五对关系
屠海鸣(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市侨联副主席,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五个新城”高水平风貌设计是一项战略命题,对上海城市精神品格这一软实力的塑造,同样具有引领性、决定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有长远眼光和全局思维。应该处理好五对关系。
一是主与次的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中西合璧,“五个新城”彰显中国风格。上海中心城区是历史与现代的交响、东方与西方的合奏。中心城区历史形成,不可改变,而“五个新城”蓝图正绘,则可规划。“五个新城”应以传统文化打底,彰显江南地域特色,适当融合现代元素,体现东方神韵、江南味道、科技范儿,并各具神韵,相得益彰,从不同侧面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特征。这样构筑的上海版图,才堪称“新上海”。
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整体呈现江南风貌,五城各具地方特色。“五个新城”同为“沪上人家”,要与中心城区呼应,这是共性;“五个新城”各为“一方之主”,自成体系,这是个性。体现共性,“五个新城”整体上应呈现江南风貌;体现个性,“五个新城”应彰显自身特色,按照“江南风貌+本地元素”的思路规划。比如,嘉定的汽车工业、青浦的生态文化、奉贤的高新科技、松江的低碳城市、南汇的滨海风貌。
三是刚与柔的关系。“硬装修”简约实用,“软装修”多姿多彩。如果说一座城市的建筑、道路、桥梁、地下管网属于“硬装修”,那么,城市的绿化、水系、灯光、公园、公共文化设施就属于“软装修”。“五个新城”建设可在公共交通、安全设施等“硬装修”方面做到质量过硬,同时在“软装修”上多下功夫。即“硬装修”多投入,该投入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软装修”多创意,该利用的空间一点都不能浪费。“硬装修”要有“一盘棋”思维,坚持标准统一;“软装修”要有“开放包容”的理念,鼓励百花齐放。“硬装修”要注重与周边城市的配套衔接;“软装修”则注重本地景致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四是魂与体的关系。城市的筋骨要强壮,城市的文化要提神。“五个新城”应提炼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比如,嘉定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可聚焦“创新”来提炼;南汇属于临港区,可专注“开放”来铺垫。“魂”找准了,城市的“精气神”就彰显了;聚焦城市的“魂”,再来对城市“强筋壮骨”,就可以收到最佳效果。
五是动与静的关系。“静态风景”让城市美起来,“流动风景”让城市活起来。“五个新城”建设可让“流动风景”与人形成互动,赋予城市想象力,催生有趣的“城市故事”。既注重“静态风景”的刻画,使城市美起来;也讲究“流动风景”的塑造,使城市“活”起来。让美丽放眼可望,让故事触手可及,让想象随时发生。
“五个新城”的规划建设,是我们这座城市软实力要素重构的新机遇,宁可慢一点,也不能留下遗憾;宁可多“留白”,也不能“乱涂鸦”。因此,在风貌设计上,应该先做好“运筹帷幄”的功课,如此才有可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五部杰作。
新城建设要遵循城市发展内在规律
安琦(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搞好“五个新城”建设,规划十分关键,而要做好规划的关键是首先要建立新城建设方法的思考逻辑,有了合理的思考逻辑,才能建立合理的建设方法。建议:
要思考能够使“五个新城”产生快速发展的逻辑。建议借鉴经济特区或类似于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合理做法,给予政策支持,特事特办,实现快速发展。这是研究推动“五个新城”建设目标快速实现的一个方法论基础。
构建能够使人口和城市规模快速提升的科学方法。所谓城市,无非是人口、企业、商业、服务及基础设施等各类要素数量和规模的聚集,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应该是在政府科学引导下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新城建设,该快的方面要打破常规快速发展,不能快的方面要遵从内在规律,循序渐进。
“五个新城”在配置各类资源时务必要处理好“快与慢”“软与硬”“先与后”等各对关系,而其核心就是要考虑如何形成足够的工作岗位、事业发展平台以及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等,有了这些,人口自然就会增长,城市规模自然就会提升。建议:充分考虑如何打破当前制约发展的市与区、条与块的体制机制瓶颈和壁垒,在“五个新城”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推进上海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大力搞好新城营商环境和生活服务配套建设,真正形成产业引领和人口聚集的效应。这是推动新城规划目标实现的根本动力所在。
新城规划建设的每个方面,都应思考推动发展的根本逻辑,既重视科学合理的行政引导,更要遵循城市发展内在的规律性,这样才能将新城高水平规划建设的战略命题真正落实好。
建设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链
黄勇平(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界别召集人、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五个新城”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创新链和产业链承载空间。以上海重点发展领域为目标,并在“五个新城”突出各自的产业发展特色,无疑将快速推动上海成为全球创新城市。建议:
强化特色、树立行业发展新标杆。“五个新城”建设中,松江的高端制造、嘉定的汽车、奉贤的美谷、青浦的数字产业和南汇的新兴产业集群都体现出上海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上海应充分调研这些领域在国际上的发展动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图。确定达到新标杆所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应用基础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真抓实干地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把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放到实际应用中检验和完善。
聚焦人才、建设人才队伍新高地。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契机,切实解决目前上海高房价对吸引人才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建议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实行共有产权房和租售同权等方式,吸引上海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把上海需要的各类人才留在上海,服务新城建设。
打造平台、建设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导入更多的是注重搭建平台,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并以此为目标打造上下贯通的创新链。因此,建议各个新城成立重点产业领域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发展战略和平台引入策略。专家委员会与管理人员分工协作,由专家委员会提出建议,管理人员做出决定并负责执行。建议以重点领域为目标,通过建设上海实验室或者产业研究院为重点发展领域提供基础、应用和转化的重要平台。
(稿件来源:联合时报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