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份课题调研报告,市政协持续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献计出力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十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围绕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开展十项课题调研,形成十份课题调研报告,持续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献计出力。
针对开放力度和开放有效度不足、政府和市场定位不清、高端人才不足和作用发挥不够、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不力、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强的瓶颈,2015年,《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亟需突破的五大瓶颈制约和对策建议》课题调研报告,从建设一批国际化高水准的创新功能平台,主动参与和组织实施跨国大科学研究项目,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投入、信息化改造等手段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2016年,《补短板、攻难题,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课题调研报告,从创新环境、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情况、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的支撑情况三个方面找短板,提出着力培育创新“引擎”企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向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等建议。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是国家立足发展全局、根据上海实际作出的战略部署。2017年,《着力推动实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战略》课题调研报告,从注重培育植根于社会的创新精神,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注重坚持人才驱动创新导向等方面提出建议。
聚焦科创中心建设主要政策落实落地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创中心、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018年,《深入破解难题瓶颈,推动科创中心建设重大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课题调研报告,从强化政策服务,提高政策到达率;强化政策协同,提高政策精准率;强化政策评估,提高政策满意率等方面提出建议。
为客观、深入分析研究提升上海科创中心在长三角地区引领作用的更多途径,2019年,《对标国际成功案例,提升上海科创中心在长三角地区的引领作用》课题调研报告,从强化重点产业的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提升上海既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对长三角科技创新的辐射能级,推动长三角实现科创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也是上海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根基。2020年,《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本市创新策源能力》课题调研报告,从打造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打造原创性成果策源高地,打造引领性企业成长高地,打造开放性创新协作高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上海聚焦打造创新链、培育新动能,形成了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取得了积极成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综合效能显著提升。2021年,《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课题调研报告,从加大政策法规落实力度,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撑等方面提出建议。
上海拥有良好的智能基础、深厚的产业积累、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2022年,《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塑造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课题调研报告,从全力集聚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培育扶持创新主体、打造科技治理新标杆、营造创新文化和促进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个创新的城市应有几个“核爆点”,这里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新赛道的风口点,是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2023年,《强化全链条创新理念,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引领赛道风口的“核爆点”》课题调研报告,从完善创新全链条加速机制,健全创新风险共担机制,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营造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
大科学装置是人类发现自然规律、探索未知世界、实现技术变革的大型设施,是取得重大科学突破的保障之一,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2024年,围绕“发挥好重大科学装置作用,强化对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能力”重点课题开展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关键问题,边调研边总结,切实提升建言针对性、精准性、科学性。
十年来,上海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搭建起国际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正在向“强功能”发力奋进。展望未来,市政协将继续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