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用好“家门口的利器”?市政协科教委开展专题调研
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劲动能与大科学装置密切相关,从国产创新药竞相出海,到“十年磨一剑”造出首台国产医疗重器,大科学装置对生物医药创新的“赋能效应”愈发明显。4月23日,市政协副秘书长、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曹振全带队赴百济神州(上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走访市政协委员,百济神州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殷敏,并围绕“发挥好重大科学装置作用,强化对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能力”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交流会。
会上,殷敏委员详细介绍了企业的运营发展和产品研发等方面情况。据介绍,历史上第一个在美获批的中国本土抗癌新药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首个上市的自主研发创新药,于2019年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泽布替尼从立项到首例患者给药仅花了2年出头的时间,百济神州在泽布替尼研发阶段利用上海光源BL17U1线站是其中靶标蛋白与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平台,通过该平台获取了这款新药与靶点蛋白复合物全部的高质量晶体衍射数据,进而解析出复合物晶体结构,为该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赢得了宝贵先机。
方奇钟、王志敏等委员与企业负责人共同研讨生物医药产业如何与大科学装置更好地开展合作,交流《上海市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发布和落实的体会感受,并对上海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挥在沪重大科学装置,强化对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能力等提出意见建议。他们认为,产业蓬勃发展,得益于科技赋能,“家门口的利器”缩短了科研时间与成本,加速推动了成果产业化,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和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好药、新药。同时,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也需要立足于长周期运行管理,不断引入多样化用户群体,在建设、使用中积累经验、总结完善,促进硬件迭代和软件优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曹振全表示,通过走访调研,加深了对委员和所在企业的全面深入了解,百济神州始终致力于自主创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国际化方面,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全球布局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上海光源合作产生丰硕成果,是大装置助力企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值得深入剖析总结。他说,不论是作为超级工具探索未知,还是直接转化自身技术,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也是“孵化器”,常常能催生一批创造性成果。生物医药产业是创新驱动的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最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的领域,不要走仿制药的老路,要矢志创新,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科教委将持续关注、支持在沪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需求,做好服务工作,将大家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为建好适合企业成长的本土“生态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市科学学研究所相关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