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沪澳两地学生共筑友谊桥梁 上海政协委员积极助力沪澳交流合作
8月6日至8日,上海市代表团访问澳门。访问期间,两地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并举办沪澳科技创新对话、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等多项活动。
其中,澳门科技大学与上海交大医学院签署了两校的合作备忘录及学生科研实践合作协议。值得一提的是,7月27日,上海市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校董、沪澳经济文化发展协会会长苏香玫一行曾到访上海交通大学,围绕两校合作展开研讨。
青年是沪澳交流的主角。如今,不少上海学生去澳门读书,越来越多澳门青年来到上海生活,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苏香玫建议,加强人才交流与培训,促进高校师生互动,构建协同培养机制,发挥区域平台集聚效应。
上海有条澳门路,澳门有条上海街。对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澳门联谊会会长、沪澳经济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冯仪来说,个人的成长和创业经历,让她对上海与澳门两座城市有了一份“双重情感”。
冯仪十分关注科技、文化、教育、青年及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组织各类交流活动。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她与先生陈捷共同设立了“杰一”学生领袖奖学金。“这一奖学金的设立,不仅彰显了我们对母校母院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沪澳两地青年学生茁壮成长、成才报国的殷切期望。”冯仪表示,沪澳两地青年学生在文化交流活动中结下深厚情谊,他们相互学习、携手共进,成为沪澳友谊的忠实使者。
为更好推动沪澳合作交流,上海澳门联谊会于2024年11月在沪正式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同年11月,“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总结会暨第十期结业式在上海市政协举行。
“正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决定要留在上海,为我之后在上海的工作、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徐汇区政协委员、徐汇海外联谊会澳门分会会长、澳门汇智社理事长黄慧芝参加过第五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201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慧芝在徐汇区文旅局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使她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开始了她与徐汇的“链接”。
现在,作为一名“90后”,黄慧芝是徐汇区政协最年轻的委员之一。她期望能进一步深入调研,精准挖掘港澳台同胞在徐汇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状况下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并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