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城市建设中推动“双碳”战略落实
上海政协委员表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上海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表示,要以此次全国生态日设立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凝聚各方对于生态保护的共识,更加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信心和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一直对标国际,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说,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建设和ESG的探索与实践。未来,上海将在对标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有利于推动责任投资发展且具有广泛共识的本土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ESG各要素相关的信息联动和披露责任监督制度。
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技术中心)院长吴军表示,上海市“双碳”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在全产业链科学谋划、协同创新、系统实施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低碳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工程还需进一步加强。他建议,针对低碳产业链痛点、断点、卡点和堵点,明确攻关清单,支持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重大投资项目,发挥其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引擎作用,为低碳冶金、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的产业化提供广阔应用场景。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科技信息处处长杨文悦表示,绿化行业落实“双碳”战略,要坚持系统观念,破除“就碳论碳”的思维局限,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突出科技赋能、示范引领和市场驱动,加快构建基于技术、管理、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等多层面立体化的推进实施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将对接‘双碳’战略总体要求,以绿化和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减碳’‘固碳’双管齐下,在推动美丽城市建设中推动‘双碳’战略落地落实。”她说。
“人为因素导致的碳排放主要体现在产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上海正在推进‘五个新城’建设,这是发展低碳建筑、减少碳排放的契机。”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麟学建议,在“五个新城”建设中,大力鼓励低技术、本地材料、气候引导、自然驱动的新型低碳绿色建筑,在当代建筑和城市发展中走出引领性的创新范式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