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政协委员、统战成员就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本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近期公布,大力提振发展信心。部分市、区政协委员和统战成员近期就企业层面关注点积极提交社情民意信息,提出进一步针对性建议。市政协及时编报提交,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兵;民盟盟员、博塞东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凌梅;闵行区政协委员、区发改委副主任孙雪春;闵行区政协委员、区城管局副局长余嬿;以及民建上海市委提出,目前不少企业依然关注民营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市场公平性、企业服务尤其是政务服务还未能满足需求这两方面。为此,政协委员、统战成员在建言中提出多项建议。
首先是优化顶层设计,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言希望本市研究出台新一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考虑制定民营企业优化计划;鼓励各类融资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力度,加大政府采购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市级部门年度采购项目预算总额中专门面向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比例。
其次是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言希望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在小微企业中探索建立共享法律顾问机制,让企业享受低成本、订单式法律服务,并通过提供法制咨询、法治宣讲、法治体检等服务,形成项目化、组团式、互动式的法治服务模式。
第三是做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建言希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平台建设,提升“一网通办”后台运维水平,完善智能化办理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指引;加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做深做实“网线站员”企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企业模式,实现企业需求全过程管理,提高企业诉求解决率。扩大企业服务专业队伍,建立“代办专员”制度,对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行全方位帮办服务,还可以参考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集商通”平台经验,企业服务和招商部门联合打造数字营商平台,围绕企业登记注册、涉外法律、人才服务、国际贸易、资金流动、基础设施配套、减负降税、创新创业等经营环境开展全流程、一站式的企业精细化服务;持续推进“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重点扶持初创期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落实好新兴产业科研创新奖励政策,对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优抚优待;赋予民营企业职称资格自主认定权利,试行民营企业职称资格个人申报、社会评审、评聘分离与单位聘任的新型管理模式。
此外,还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建言希望上海在企业“初创、发展、退出”全生命周期,通过整合表单、精简材料、压缩时间、数据共享等方式,全面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业务办理流程再造;在企业具体“一件事”处理全生命周期,打破部门、层级、区域限制,构建包括基础通用标准、社会管理标准、公共服务标准、保障标准等营商环境标准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重要支撑;重点关注长三角片区的营商环境建设体系化指标,包括国际贸易投资、招商引资服务、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营商环境的优化目标,充分发挥上海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