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国家战略 彰显上海担当 市政协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3月27日,上海市政协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围绕“加快打造商用飞机、商业航天等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赴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肖贵玉、寿子琪出席并讲话。
调研组一行先来到位于闵行区的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察看CJ2000缩尺模型和中国航发商发沙盘等,详细了解商用航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研发制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中国航发商发为飞机提供强劲“中国心”,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调研组观看了航天宣传片。研究院以“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在去年完成一系列火箭发射重大事件,今年还将继续推动商业火箭公司完成主力箭论证,实现中大型火箭技术突破。
“C919目前累计交付17架C919,载客160万人次”“到2025年,上海将具备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智造能力”……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中国航发商发、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商飞的相关负责人列出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但“振奋人心”过后,面对市场搏击,又将如何应对?与会负责人、专家学者也毫不避讳地提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调研组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闵行区正快速成长为航空航天的重要产业基地,打造了以莘庄工业区为承载区的商业航天产业特色园区。区政府负责人表示,目前存在技术壁垒高、政策与法规限制、适航认证难度大、市场竞争激烈和供应链分散等瓶颈。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则提出成果转化后,企业落户外地的困扰。如何从政策层面,把企业总部留在上海?而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认为,面临“退金令”后资本不足的客观现状,如何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问题值得深入考量。
会上,伍爱群、方奇钟、娄志强等委员、专家,分别围绕打造长三角产学研应用平台,明确商业卫星产业链应用,构建卫星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并结合即将到来的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提供上海经验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肖贵玉表示,市政协对这一课题高度重视,通过今天的专题调研,对产业未来发展信心更足。他表示,要紧盯国际前沿,紧扣国家战略,“搞清现状,厘清问题,把活干好”。中国商发航发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国家队”,要发挥好“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加快打造商用飞机、商业航天等高端产业集群,是国家战略和上海责任。历经考验洗礼的上海,更要领先一步。
寿子琪表示,看到闵行区已成为上海最重要的航天产业集聚区,深受鼓舞。商用飞机和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和“商业”是关键词。加快打造商用飞机和商业航天等高端产业集群建设,不仅能有力助推国内产业升级,还将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他表示,希望大家以更开放的心态,继续发挥好龙头牵引作用,做好搏击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市场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