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等谈发挥消费“引擎”作用:释放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八部分30条政策举措,部署具体实施七大行动,进一步强调了完善投资、财政、信贷、统计等各项支持政策。
事实上,近期一系列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2025年,围绕促消费惠民生,各项政策正在加快形成更强合力。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哪些亮点?下一步应如何让消费全面“活”起来?就此话题,记者分别约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原主任、教授韩保江;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张玉清;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
抓关键提振消费
激活经济增长内需动力
记者: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大力提振消费”作出进一步部署,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深刻理解此时提出提振消费的重要现实意义?
韩保江:提振消费的意义在于充分激发和增强内需动力,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装上“永动机”。特别是在外需面临一定压力的背景下,2025年我国要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三驾马车”中的另外“两驾马车”,即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张玉清: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提振消费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发力点。通过提振消费,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商品和服务流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尤其在当前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尤为重要。
丁佐宏:消费是经济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其一,提振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在一系列促消费改革举措下,我国消费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其二,提振消费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其三,提振消费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乡村振兴正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强劲,提振县域消费的潜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能。
记者: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后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方案》提出多项政策举措,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其中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韩保江:亮点很多,最大亮点是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投资于人”的宏观政策取向进一步具体化了,尤其在社会保障和育儿补贴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强化生育、养育、教育、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消费顾虑,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这体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张玉清:《方案》有三大亮点:一是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针对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具体政策措施;二是体现综合施策思路,从供需两端综合发力,既注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又注重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三是注重实效,强调政策的落地见效,并提出具体实施路径和时间表。
丁佐宏:《方案》既强调供需两端综合发力,又强调统筹促消费和惠民生,给力且接地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聚焦服务消费,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费供给,比如多业态消费融合、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将增强文旅消费获得感;二是聚焦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方案》提出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关注消费品质提升,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打造优质供给矩阵
切实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记者:当前,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一趋势,下一步应从哪些着力点入手提振消费,以满足人民群众各层级、多样化消费需求?
韩保江:首先,要不断增强消费能力,促进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提高基层工资水平,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引领激发消费活力;同时,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优化供给结构,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培育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在更多细分领域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最后,要着力消除消费顾虑,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推动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充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合理规制商家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张玉清:一是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秩序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消费维权效能,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同时完善城乡消费设施,提升消费便利度和满意度;二是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积极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消费场景,提高服务消费供给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三是促进消费升级,鼓励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丁佐宏: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中长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紧跟趋势,加快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紧跟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不断提高的趋势,通过“政策﹢平台”的双轮驱动模式,有效释放消费潜力;二是创新举办文商旅体展融合的促消费活动,以上海为例,今年将举办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为实体商业的多元化布局带来重大机遇;三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四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首发经济,企业要从产品、场景、营销、服务等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培育完善内需体系
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大内需的基础和条件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大力提振消费面临新的空间和机遇。对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您有哪些建议?
韩保江:一是协调好中高收入人群与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关系,既要研究和挖掘中高收入人群消费潜力,发挥其追求时尚和引领消费的作用,又要充分研究和分析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加大对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其有能力并享受到物美价廉的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二是协调好个体消费和集团消费的关系,精准管控集团消费,放开合理的、福利性、工作必需的集团消费;三是协调好物质消费与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关系,进一步拓展和鼓励服务消费;四是协调好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关系,注意防止未来消费被过度透支,重视保持消费拉动的可持续性。
张玉清:建议要供需协调,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发展,以消费带动、反哺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消费升级,更好地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促进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要城乡协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消费相关商业网点、物流体系等,进一步支持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邮融合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消费便利性;还要防范消费风险,要加强消费领域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防止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的发生,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丁佐宏:提振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多项经济社会政策的支持,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同时要重建消费信心,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信誉和口碑积累,持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监管的职能作用,筑牢品质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且还要注重市场秩序建设与设施完善,打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秩序,同时加快物流配送、公共运力等消费设施完善,从循环畅通细节处,传递公共服务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