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主协商创新实践,画好最大同心圆
市政协联合崇明区政协调研永发村绣球花产业发展情况。(市政协供图)
部分驻沪领馆官员、友城代表、白玉兰奖获得者等走进实践点,参与外籍人士专题座谈会。本报记者张伊辰 摄
松江区小昆山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内的“板凳议事堂”。(市政协供图)
市政协联合崇明区政协调研永发村绣球花产业发展情况。(市政协供图)
近日,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举行了一场有关上海工业博物馆建设的座谈会,除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外,还设立专场听取外籍人士意见建议。此举,既助力将工博馆打造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崭新地标,也是一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民主故事的生动实践。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75年栉风沐雨,上海市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工作,在上海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发挥了独特作用。如今,十四届上海市政协聚焦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以建设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为契机,在扩大有序参与、服务基层治理、讲好民主故事方面持续深化探索,并在因地制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全局。
坐上“小板凳”,在一线收集社情民意
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这既要求政协委员们深入一线,也注重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机制建设。
松江区小昆山镇,政协委员的履职末梢“板凳议事堂”颇有名气。开春,小昆山镇大港片区的居民张阿婆、李阿姨等居民早早到了“议事堂”,和松江区政协委员“面对面”。“生了病不能直接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乘公交车要转几个站。”张阿婆直言大港地区老年人看病不方便。外来务工人员王师傅说,厂里让他拉一份社保清单,等他下班后赶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那里也下班了。大港居委会一名干部说,“在管理职能方面有些不清楚的地方,导致实际操作中常存在模糊地带”……
交通、看病、办事,这些老百姓感受度高的“关键小事”,要解决更要办好。小昆山镇政协委员工作站成立课题调研组,借由专题调研厘清堵点,委员们再与区、镇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协商座谈,推动相关问题有进展:大港片区公交线路已得到优化。
“板凳议事堂”正是小昆山镇在原有社区治理机制上,嫁接政协委员资源的机制创新。小昆山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站长李桂宝阐释,为破解动迁安置小区内治理难题,社区干部居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商,去年,小昆山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在居民区楼道里推出“板凳议事堂”,“结合委员分片履职机制,实现委员们定期深入片区、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在一线收集社情民意”。
“小板凳”好比“连心桥”,听到的是心声,凝聚的是人心。
眼下,市政协正发力形成汇集民意的有效渠道: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议题,就要把协商平台作为重要渠道,广泛听取界别群众意见。同时,强化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建设,促进基层意见建议及时顺畅反映。
调研成果转化,助力上海当好排头兵
人民政协的优势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协商议政要聚焦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上海市政协思路明晰,为上海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凝聚智慧和力量。
一组来自上海海关的数据,令沪上不少生物医药企业定心。今年1至7月,上海口岸进口生物医药相关血液制品货值达18.6亿元,同比增长13.06%。上半年,一大批产业“刚需”,如用于脑科学研究的实验用斑马鱼、用于药物试验的实验猴、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生产的牛心包膜等入境便利。以牛心包膜为例,这是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材料,国内货源有限。牛心包膜进口规模化加工生产尚未放开,导致生产原料跟不上市场需求,无法满足患者对低价优质心脏瓣膜产品的需求。
突破源于去年初,市政协和浦东新区政协联合开展的议政调研。5个多月后,浦东新区政协转化调研成果,以此为典型案例与海关总署上海特派办深入沟通。终于,牛心包膜进口许可证属性得到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相关生物企业被告知,从过去限量2000片、只允许“研发使用”,放开到可按需申请、允许“加工生产”。
这是市、区两级政协深度联动助力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先行先试、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进一步剖析,让更多“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离不开机制创新。市政协正探索一套闭环工作机制,从议题提出、深度协商互动、有效民主监督、精准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及时评价反馈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着力点。
“有事好商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回到邀请外籍人士围绕工博馆建设而建言献策,某种程度上,这比座谈会本身释放出更积极信号:“上海需要全球视野下的高质量建言,需要他山之石”。
现场,工博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筹)策划总监庄擎说,“曾有一名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外籍人士说起他送夫人的第一块手表是‘上海表’,这象征了他们的爱情”。在场不少外籍人士会心一笑,有了共识:工博馆不仅需要展品,也需要故事。
在闵行区,民主协商的“幼苗”悄然生长。闵行区政协探索“中学生走进政协”项目多年,希望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拓宽思维方式,真正理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闵行区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校长汤林说,他所在学校每年会选出10个优秀提案报送区里。区里根据专题议政会选题,挑选一至两个学生提案并邀请提案者参与专题议政会,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一一回复他们。每一次,收到邀请的学生都会“盛装”出席,“对学生们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像一颗种子,在一次次‘走进政协’的活动中长出民主协商的‘幼苗’”。
目前,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正积极打造成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契合学生特点的宣介阵地,让中外学生在实践点切身感受人民政协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切身感受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
足迹
1949年8月3日至5日,市各界代表会议在逸园饭店召开。各界代表们采取商定邀请和协商为主的方式产生,比较鲜明地体现界别特色,初步凸显咨询、协商职能。
1949年12月17日,市协商委员会在市政府大礼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陈毅为主席。市协商委员会既是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又代行人民政协市地方委员会职权。
1955年5月12日至15日,市政协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选出领导成员,成立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
1957年,毛泽东同志到上海,与各界人士亲切交谈,并会见刘靖基等知名人士。
1962年7月市政协三届一次全体会议期间,全体委员首次列席市人代会,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从此这成为市政协全体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
1981年,10多名市政协委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分别提出《积极准备开发和建立浦东新区,使之成为国际城市楷模》《引进外资建设浦东发展上海经济》《筹设开发浦东的建设和规划机构》等三件提案,较早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建议。
1995年,谢希德等市政协委员建议在上海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奠定了基础,成就了2009年竣工的上海光源。
1999年,市政协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增设《社情民意》和《建言》专刊,及时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
2007年3月至10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四次到市政协考察、出席专题研讨会和参加各界人士中秋联欢活动。习近平同志对市政协报送的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关简报两次作出重要批示。
2016年,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首次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联合印发,并在本市主要媒体公布。
2019年,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上海市政协、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联办、澳门基金会联合举办,上海市政协负责组织实施的“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第八期全体学员,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他们学习实践的收获。习近平主席12月会见澳门各界人士时对来信作了回应,高度评价了学员们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感悟。
2023年6月,市政协召开专题部署推进会,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意见》和工作方案,着力完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制度机制和平台载体。同年12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建设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市政协于2024年1月在长宁区虹桥街道设立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集中开展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