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健康诊疗照护与急救服务需求
市政协委员、民革党员、奉贤区副区长王淳,市政协委员、台盟市委副主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以及袁灿兴、席蓓莉、谈佩文、朱天麟、周礼华等反映,截至2022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近期关注度较高的老年人健康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重视老年人骨骼健康服务
在我国各类常见老年病中,骨科疾病谱正从急性创伤性向慢性退变性转变,颈腰椎退变性疾病患病率分别达25-28%;膝骨关节炎发病率为8.3%,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50%;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40%。以上多重病理是导致多种骨折的重要致病因素。
建议:一是加强营养健康和骨质疏松症防治等知识宣传。引导老年人通过科学锻炼的方式预防慢性筋骨病,发挥中医以及传统武术的优势助力老年人健身和康复,降低老年人跌倒骨折风险。二是鼓励老年人群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和骨质健康检查。结合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三个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老年骨质疏松病人随访数据库,搭建面向社区的新型老年人骨骼健康服务平台,建立老年人骨骼健康档案,筛选潜在患者,引导就近治疗;经过治疗后恢复健康的老年人,继续纳入平台接受服务,形成防治闭环。
二、构建认知障碍康复治疗和照护服务体系
据统计,全国60岁以上人群现有认知障碍患者5300多万,上海约有20%老年人处于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期。认知障碍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功能、减轻症状、增强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延缓病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率可达50%-70%。但是目前我市认知障碍康复治疗比例并不高,仅约为30%。
建议:一是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推广专业认知障碍风险测评工具,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干预服务,提高老年认知障碍就诊率。实施分级分类干预,对认知功能正常人群以脑健康科普为主;对低风险人群,开展非药物干预并纳入重点健康监测随访对象,预防和减少老年痴呆;对高风险人群和疑似认知障碍人群,引导至精神专科机构就诊和临床检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治。二是提升治疗能力。制定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和专业照护标准,建立由神经科医生、心理医生、康复医生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提供治疗支持,增加专业机构和人员投入。三是提高照护水平。建设标准化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推动社区家庭照护床位与家庭病床融合发展,为确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认知障碍专项适老化改造,增设社区日间照护中心,并通过院校合作培养、照护岗位实训、提高照护人员待遇等多管齐下方式,培育专业照护人员队伍,争取近几年在上海建成一批满足认知障碍老年人专业照护需求的示范性专业照护机构。
三、优化长护险评估标准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的有16%。很多老人出现抑郁后,常被误以为得了老年痴呆,有70%-90%的患者被误诊漏诊。现行长护险评估标准包括自理能力维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疾病轻重维度,根据不同评估级别由医保、民政等部门提供相匹配的照护服务,但缺少心理疾病评估维度。目前护理人员大多只能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一般临床护理服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缺失。
建议:一是优化长护险评估标准,增加心理评估维度,将评估结果纳入长护险照顾等级评定。对有心理疾病的长护险对象,除了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还可由专业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提供心理治疗。二是尽快出台长护险对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费用的支付比例。可按现行居家照护和养老院照护报销比例执行。只要医务人员通过精神心理卫生继续教育“认证考核”,也应当具备使用精神量表资格并正常收费。
四、创新医疗急救网络体系
截至2022年底,上海“纯老家庭”(即家庭成员全部在60岁以上)人数为171.93万,独居老人为30.06万人。独居老人一旦急病发作或发生意外,拨打急救电话很难清楚描述关键信息,也常常很难第一时间联系到亲属,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
建议:在独居家老人家中放置“急救瓶”。内置两张信息表格,分别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家属联系表”以及包含老人社保卡号码、血型、患慢性病或恶性疾病情况、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急救信息表”,如老人有心脏病等疾病的,还可以在其中放置保心丸等药物。同时,约定“急救瓶”在家中的放置位置,并贴上专用标志。独居老人一旦发生意外,上门的救护人员只要在约定位置找到“急救瓶”就可对老人开展及时且准确的救助。
(民革市委、徐汇区政协、虹口区政协、民进市委、民盟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