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外国旅客入境消费 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
市政协委员黄春华、竺越、马洁华以及区政协委员钱韬、龚翊敏、邹卫民等反映,随着我国不断优化免签政策,入境旅游的海外游客井喷式增长,2024年上海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如何提升“持续留量”和“消费增量”,夯实上海“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地位,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打通航空旅客空空中转和联程运输衔接堵点
目前,旅客乘坐浦东机场的东航航班,可以通过东航的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在虹桥高铁站提前交运行李,但是乘坐其他航司的航班无法享受该服务,仍需随身携带托运行李至浦东机场后才能交运。随着虹桥机场国内国际航班全面恢复运行,旅客自行购买机票在虹桥机场T1和T2航站楼间中转,以及长三角地区旅客乘坐高铁到虹桥火车站后再转至虹桥机场T1和T2航站楼乘坐航班的情况大幅度增加,旅客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进行空铁、空空换乘的需求量大,需要积极引导至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为旅客提供方便的同时缓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的地面道路通行压力。
建议:一是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立旅客转运服务中心。协调申虹公司、市域铁路运营公司、航空公司和机场等,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选址设立旅客转运服务中心,可为长三角地区乘坐高铁到达虹桥高铁站后前往浦东机场乘坐航班的所有旅客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业务,引入行李暂存、行李运送、商旅咨询等服务。二是对于旅客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乘坐地铁在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以及高铁间换乘免除地铁收费。同时,考虑到磁悬浮速度快、不设中途停靠站的优势,建议参考机场联络线票价,将磁悬浮票价降低至10-15元,并适当缩短运行间隔、延长运营时间,以增强对旅客的吸引力。
二、促进商旅文体展融合创新业态提振国际消费
Lonely Planet、booking.com、Qantas、Klook、Getyour Guide等平台国际通用语境中的上海吸引物和上海官方推荐的诸如国家A级景区等吸引物之间仅存在30%重合,无法有效产生吸引力。在全球最大订票网站GetYourGuide上,“纽巴伦东新”等城市有800多项付费产品,上海仅有150项,且时空之旅、外滩、朱家角、生煎品尝等上线产品经久不变。面向国际消费首推的城市IP“上海之夏”,在海外的广告投放、线上线下的跨国联动缺乏力度和热度,首发首展也主要面对国内市场,缺少面向国际的营销。上海去年演唱会200多场,主要是国内流量明星剧目,未能与其他业态融合产生品牌效应,整个消费面临“只打卡不刷卡”的尴尬处境。
建议:一是加大国际化推广,增强上海全球吸引力。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和媒体的合作,将主要国际媒体推荐的上海吸引物和消费场所与上海文旅局等官方网站和APP推荐的进行比对、整合、完善后,线上线下精准推送。鼓励涉外导游、外籍人士及高校语言类师生成为旅行、导购、媒体达人推广宣传上海。鉴于当前来沪旅游的韩国群体以年轻人居多,上海可围绕“年轻活力”主题打造专属宣传标语,例如,“再不到上海就老了”“上海常在,年轻不常在”等。二是促进商旅文体展融合创新业态,提振国际消费。开发更具上海味、国际范、时尚感的产品和服务,将上海的工业、金融、科创、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特色资源与旅游和消费联动。在“上海之夏”国际消费促销期间叠加对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F1中国大奖赛、上海马拉松、上海浪琴马术冠军赛、上海时装周等的宣传引流,推出机票+餐饮、景点、购物、文体等的一体化定制及优惠活动,扩大文商旅体展联动和集聚效应。三是织密退税网络。根据上海旅游景区、商业中心分布,增设退税网点,如在外滩、陆家嘴、静安寺等热门旅游消费区域,确保游客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找到退税点,并加大退税标识设置。
三、从细微处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
外滩、豫园、田子坊、迪士尼等成为最受海外游客欢迎的景点。尽管好评如潮,但是仍有需要打磨提升的地方,比如多语种服务这一项就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交通指示标志的翻译不太准确,在景区和酒店与工作人员沟通不畅,都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具体而言:一是生活类服务软件不够便利。静安寺等热门景点都需要提前在微信小程序上预约,但是很多海外游客发现微信中的预约程序对护照类证件兼容性有所不足。滴滴等打车APP在高峰时段存在车辆难叫、加价频繁等问题,且部分区域定位不准确,司机与乘客沟通不畅。二是公厕便捷度和清洁程度还有较大改善空间。部分流量餐厅菜品口味评价很高,但厕所成为“上海整体不如东京或大阪”的短板。三是住宿方面存在短板与不便。不少快捷酒店出于成本考虑不主动申请涉外经营资质,委婉拒绝接待海外游客。不少游客喜欢居住到亲戚朋友家,一些外籍华人住自己家中,但如果24小时以内未到所在派出所申报,会导致很多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
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网约车及出租车的服务品质。责成相关平台和企业持续优化境外游客的打车体验,提升地图导航精准度与英文标识清晰度;增设外语客服热线,及时解决外国游客打车难题。二是优化餐厅服务。实现双语菜谱标配,为中餐厅定制统一规范的英文菜谱模板。倡导以餐饮为主的接待场所进行“厕所革命”,在营业高峰增加厕所清洁频率和马桶边垃圾桶的清理频次。三是实现入境一站式申报。建议公安局与出入境部门加强联动,打通外国人入境卡的相关信息,将入境卡填报入境后居住地址信息直接转到所在区公安,实现入境一站式申报。
(民盟市委、徐汇区政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