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露营热”暴露出的问题 规范引导露营经济健康发展
民革党员,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大队四级主办张枫;青浦区政协委员,赵巷镇党委副书记朱丽芳;民进会员,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宓晓亭;奉贤区政协青村镇委员工作站,以及薛文、何邵伟、姜成晟等反映,眼下正值申城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之季,户外露营的休闲方式深受广大市民游客青睐。露营既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又免去了长途跋涉的辛苦,近年来尤为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更催生出露营经济。根据携程网数据统计,进入2月以来,通过携程平台预订露营产品的订单同比去年增长75%,超六成是本地周边的预订。“露营热”方兴未艾,各类配套制度、相关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亟待重视。
一是缺乏行业标准规范。露营经济迅速发展,配套法律法规没有跟上,露营基地的规划建设、服务收费标准、户外防护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尚缺少规范。上海虽出台了《经营性帐篷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对上海帐篷营地的经营条件、营地建设以及游客服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露营爱好者群体中,此规范文件的知晓率和普及率不高。
二是露营相关产品服务供给良莠不齐。根据天眼查数据,近几年露营相关企业数量飞速增加,超2万家企业在一年内成立,企业一拥而上的结果是,露营相关的旅游产品和设备设施供给越来越多,容易带来消费陷阱,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当产生消费纠纷时也出现维权困难等问题。
三是游客过载带来诸多管理难题。露营群体迅速扩张,大多数缺乏专业的户外经验和操作能力,有的露营地大量聚集帐篷和野外用火,而一些公园缺少大面积草坪的灭火设备和防火阻燃设备;有的露营者使用的银白色钢丝绳在阳光照射下不易看清,绊倒路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埋下安全隐患。每逢周末,沪上郊野公园各类帐篷星罗棋布,卫生间人满为患、停车大排长龙、周边交通拥堵,大大降低了露营体验感。此外,不当露营对绿地和水资源等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露营结束后留下的各类生活垃圾、野炊后随意丢弃的木炭或炊具、被过度踩踏破坏的草皮等,已远超出城市公园原有的承载范围,造成土壤侵蚀、植被破坏,还徒增公园养护成本。据上海某郊野公园透露,其草坪的养护成本为500元/平方米/次,2000多平方米的开放草坪做一次全套养护,需花费上百万元。由此,建议:
一、为露营经济完善配套行业标准。针对露营基地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等制定出台一套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科学评估露营场所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规范专业营地供电、供水、救生、消防等基础服务设施要求。加强对露营主体企业的监管,建立星级评分的分级管理机制,促进露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露营管理服务水平。着眼于合理、舒适、安全,各景区以及所在乡镇制定露营管理相关办法以及户外安全防范指南等,合理划定可供露营的区域,一般不超过开放草坪面积的二分之一,引导露营者在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的场地开展活动,开通线上预约服务,提前掌握客流情况,避免扎堆露营,并根据实际游客承载量,建立地块轮换养护管理机制,避免植被遭过度踩踏。同时,综合考虑灾害风险、环境承载能力、安全设施配套等因素,明确告知禁止露营的区域,做好安全提示,以降低不当露营带来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
三、加强户外活动安全宣教,推动良好露营习惯养成。加强文明露营理念宣传,引导市民游客树立正确的文化旅游生态观,倡导拥抱自然、保护自然和爱护自然的“无痕露营”文化。可将露营注意事项制作成宣传册在各景区、城市公园投放,并通过全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露营者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对露营基地的不文明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民革市委、农工党市委、黄浦区政协、徐汇区政协、长宁区政协、青浦区政协、奉贤区政协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