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不能做“好好先生”——访市政协委员、台盟黄浦区委副主委张錡
平时,市政协委员、台盟黄浦区委副主委张錡与人交谈,永远是语调柔和、和和气气,但在指导年轻盟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时,他却非常严格、硬气。“履行民主党派负责人职责,就不能做‘好好先生’,该客气的时候客气,不该客气的时候,千万不能客气,否则就无法帮助年轻盟员进步。”在台盟黄浦区委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斩钉截铁地说。
在他和党派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台盟黄浦区委多次荣获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的称号,多名台盟盟员荣获参政议政先进个人,一支年轻有为、能人荟萃的参政议政队伍逐步形成。
指导盟员写好参政“作文”
很多人都知道,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张錡是较为称职的,他调研很深入、写建言很卖力、开会发言很踊跃。可很少有人知道,作为一名党派干部,张錡是非常尽责的,在带动“小伙伴们”参政议政方面,他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近年来,台盟黄浦区委补充了“新鲜血液”,特别是从2018年到2020年,共增加了8名台盟盟员。他们来自医疗、金融、咨询等各个行业,都是“70后”和“80后”,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对于参政议政这项事业,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因为刚入盟,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如何在不挫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纠偏,使其尽快成为合格的参政党党员,成了张錡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民主党派成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最普遍的途径就是撰写建言。为此,张錡决定从“写好作文”入手,帮助年轻盟员们尽快成长。当时,盟员对“写作文”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没有掌握要领,导致写出的稿子或内容不过关、或格式不符合规范。对此,张錡会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所在,并安排他们参加各种调研活动,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撰写建言时多从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一次,张錡给一名盟员“布置作业”——撰写调研报告初稿,主题是民办教育,对方愉快地接受了。几天后,张錡收到“作业”,发现作者只在文中列举了几个案例,但并没有阐述普遍性问题,这样的论据,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为此,张錡专门找这名盟员谈了一次,告诉对方,撰写建言要避免“以点代面”,要做到“以点带面”,这篇初稿先搁一搁。
之后,通过张錡牵线搭桥,台盟黄浦区委召开了专题座谈会,邀请了多名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畅谈民办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那次,张錡特地让这名盟员参会。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思想火花碰撞,让这名盟员大受启发。会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处找资料、查数据,花了4天时间,重新撰写一篇调研报告。结果,这篇报告被提交到台盟上海市委,作为台盟市委的市级课题。这让他很有成就感,今后撰写建言,他的态度也更严谨了。
平时,为了帮助盟员写好社情民意信息,张錡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当时,一些年轻盟员血气方刚,在反映问题时,往往会伴随各种“吐槽”。碰到这类现象时,张錡会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写建言可以尖锐,但不能偏激;参政议政要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要换位思考,而非仅仅是为了“一吐为快”。还有个别盟员反映问题,材料往往来源于道听途说。为此,张錡特地关照对方,要自己去了解核实,不要轻易照搬别人的说法。
写好建言,除了要掌握写作要领外,还要不断地了解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我带领大家写稿子,自己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帮助大家修改稿子才有底气。”张錡说。平时,他在手机微信中收藏了大量报告、信息,一有空就浏览。在家里干家务,他经常会开着收音机,一边干活,一边收听“政策访谈”“法律解读”之类的节目。
一次,张錡与一名青年盟员讨论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修改,其主题是电竞行业。在谈话过程中,无论是对电竞行业的发展史,还是对电竞行业的领军人物,他都如数家珍,这让那位盟员深感意外——张錡从不看电竞赛事,怎么会对该行业如此了解?这其实就与张錡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有关。
鼓励盟员注重团队作战
在党派日常工作中,张錡通过各种途径,为盟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小伙伴们”能高效地参政议政。
平时,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个别闲聊,张錡都会经常现身说法,告诉青年盟员:参政建言要注重团队作战、形成合力,避免单打独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他会创造各种机会——比如让大家合作撰写课题报告,让盟员们形成团队意识。“我1997年加入台盟,从事党派工作20多年,深深体会到‘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盟员。”
在张錡的影响下,青年盟员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互帮互助的工作氛围越发浓厚。某天深夜12点半,一名青年盟员在微信群中发了条消息:调研报告终于写完了,可以睡觉啦!马上有四五名盟员在群里呼应他,或点赞,或鼓励,或提醒他核实材料中的细节。这让那位青年盟员倍感欣慰,大家在群里聊了一个小时,方才作罢。次日,一篇高质量的建言就此诞生。
平时,张錡鼓励盟员畅所欲言,针对某项具体工作,盟员可以开门见山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说“不”。比如,对于撰写材料,如果某位盟员认为自己文字功底不足,实在不足以胜任,可以明确拒绝,台盟黄浦区委会结合该盟员的专长,为他们安排其他工作。在张錡看来,如果盟员碍于情面,勉强答应“写作业”,事后又“写不好作业”“交不出作业”,这样反而影响工作效率。与其这样,倒不如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安排不同的盟务工作。
“对党派中的每位新成员,我们都非常珍惜,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进步,挑起党派工作的担子。”张錡说。
在张錡他们的推动下,以及广大盟员的努力下,台盟黄浦区委参政议政硕果累累。去年,台盟黄浦区委获得台盟中央2019年地市级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台盟中央2019年参政议政市级组织参政议政突出进步奖,一批专职干部、盟员荣获台盟上海市委2019年度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参政议政积极分子表彰。2019年1月至11月,台盟黄浦区委共提交社情民意信息82篇,被市政协采用5篇。今年1月至9月,共撰写社情民意信息74篇,被市政协采用3篇。
“现在,不少加入台盟不到两年的新盟员,已经能独立撰写建言了。”张錡说。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几名“积极分子”的带动下,广大盟员纷纷表示,今年争取多写几篇社情民意信息,以体现民主党派成员的担当和作为。“我们肯定鼓励大家多写,当然,我们仍会把建言质量放在首位,不会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他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