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要抓营商环境和人才队伍——记上海市政协常委方奇钟
上海市政协常委方奇钟
“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需要达成稳定互动,彼此生成社会资本理论所称的‘规范、期望、信任和可信赖性’的关系,才能在产生和转移知识与经验的同时谋求资源、信息和优先权,找到创新路径。因此,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领先用户等具备共生思维,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做到共创、共享、共同发展。”上海市政协常委、科学技术界副召集人,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方奇钟从更好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政策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三个维度,畅谈了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方奇钟表示,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时常会碰到申报、申请、申办效能反映不明晰,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办服务窗口几乎没有,许可准入遭遇困难较多等问题。他建议,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级迫在眉睫,各政府职能部门同样要用专精特新的方式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方奇钟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针对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匹配行之管用、好用的政策体系工具。“要有更多特配的政策包加以赋能,推动所涉项目落地、结果。”方奇钟说,政策应像专家门诊,对号入座,特事特办,给予特别的政策响应,归中小微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人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元素,只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引领,才能满足产业革命、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方奇钟说,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培养功能的转变、培养方式的转变,及录用方式的优化和转变,让人才毫无束缚地施展才华,勇攀科技革命的高峰。同时,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开放度、包容度要更强、更大,加强交流互动的频率,提升交流服务的效能,营造十分良好的国际、国内人才集聚氛围。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需要加快释放创新动能。方奇钟认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