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张 毅
2025年早春时节,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激荡起万千民营企业家的澎湃心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不仅是对民营企业历史贡献的肯定,更为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出台,政策暖风彰显着“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速,从产权保护到市场准入,从公平竞争到权益救济,法治框架不断完善,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法治“定心丸”。
法治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这都极大地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为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完善和落实与市场有关的法律制度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等法律法规,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和执法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应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有序加强执法监督和合规引导,对经营主体的重大违法行为切实加强责任追究,为民营企业扬帆远航点亮法治之光。
创新驱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重塑全球经济版图,民营企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好民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其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等,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政府出台支持鼓励政策,推动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筑牢新质生产力的根基。此外,要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从而拓展新质生产力空间。
出海远航,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民营企业迈入国际竞争的新舞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世界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无论是制造业的海外布局,还是服务业的跨国拓展,民营企业都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民营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还能为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然而,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文化差异到政策壁垒,从市场风险到法律纠纷,民营企业需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适应。对此,政府应加强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