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魅力,16个国家21名留学生走进实践点共上一堂生动的民主实践课
为更好发挥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窗口”、平台功能,市政协科教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长宁区政协共同开展外国留学生走进实践点活动,3月28日,第三批来自16个国家的21名华东政法大学留学生走进实践点,聆听协商民主故事,近距离了解丰富多彩的协商民主创新实践,增进对中国的人民政协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认识。
“一进门,明亮宽敞的空间让人眼前一亮,柔和的灯光映衬着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段段生动的视频。”一位留学生表示,“这里不是想象中的严肃刻板,而是充满活力,每一处角落都仿佛在诉说着民主的故事,展示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在实践点的互动体验区,留学生们发现,在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的电子屏上,只需轻轻点击一下,就会出现社情民意的填写对话框;电子屏边上,还放着一支笔和一本名为“社情民意记录本”的笔记本,每个人都能借助这个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上海政协在实践点集中开展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着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程序、机制更加具体化、实效化。”在实践点的阶梯教室,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潘旭山从“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角度为留学生们介绍了上海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工作。
通过观看长宁区生境花园、古北国际广场视频,在两个富有“烟火气”的基层实践案例中,留学生们领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一线的生动图景。
在紧邻虹桥机场的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诞生了紧邻滨水河道的乐颐生境花园,不仅让居民们实现了“推窗就是自然公园”的梦想,还于2021年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从屏幕到现实,在观看了视频案例后,留学生们乘车来到乐颐生境花园,亲身感受其中的魅力。
“生境花园是动植物的‘乐园’,更是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后花园’。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城市更新中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新泾镇绿园八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为留学生们介绍了花园的建设情况,“生境花园嵌入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为各年龄段的居民提供休憩散步场所和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到目前为止,生境花园累计举办各类科普活动500余场,参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志愿者近200人。通过集思广益、全体参与,社区真正把生境花园的运营过程转变为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的过程,实践成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载体。”
“通过这次参观和互动,不仅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更体会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落地生根,造福群众的。”留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把所见所闻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与成效。”
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华东政法大学有关同志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