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培养AI人才?市政协科教委赴上海创智学院开展重点课题调研
根据市政协2025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围绕“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议题开展协商议政,为筹备好本次协商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扎实推进重点课题调研工作,3月5日,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前往位于徐汇区的上海创智学院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介绍。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竞争新优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2024年7月,上海创智学院落地徐汇,以培养具备国家情怀、厚实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为重任。学院通过创新机制,与国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领先企业以及创投新锐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前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技术转移转化,孵化创新企业、打造创新高地,与共建高校及企业探索构建“产学研创”全链共生、共赢、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坚定初心、勇闯前沿,与国同行、不负使命。”市政协教育界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创智学院常务副院长丁晓东介绍了学院的创建背景与人才培养模式。他说,应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挑战、新要求,学院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构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强科研顶层设计布局,推动科研范式变革与前沿引领,持续探索人才选拔模式创新,深化迭代人才引进策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课程与学术交流共进,让学生在学院能够抬头见大咖,转身见导师,全心做原创。
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曹振全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坚定人才培养自信,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重要且紧迫。看到创智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改革,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走出一条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科教委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型委员的专业优势,积极搭建思想碰撞、资源配置、信息共享的平台,集思广益、广谋良策,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鼓与呼,助力创智学院这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市政协委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AI4Science中心领军科学家欧阳万里,市政协委员,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海清,市政协委员,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课题执笔人常静参加。